路上所认识的异族人。
自本朝那位已经仙逝了的官家以来,这群来自遥远地方的赐乐业人虽然获得了在大宋国都汴京居住的权力。可终究不过异乡异客。在那汴京城内尚还好说,可到得这偏远闭塞的蜀地,却不免迈不开步来。诸多种种商业计划自然寸步难行。
也因此,张咏这蜀地方官递过的橄榄枝便显得尤为可贵。
在这之后的日子里,那群异族的商人们投桃报李的,提出了极大胆而疯狂的计划:
以纸币代替做为大宋朝货币单位的铜,解决蜀地铜矿缺少问题。
这几乎是开创性的。
在祖宗历史、以及张咏所受到的教育中,从未出现过此等异想天开的手段。
但仔细一想,这样的手段并非不可实行。
士农工商,自古以来,商者最末。重农抑商之道历来便被统治者们所奉行。也就本朝的几位官家,因着边境问题等诸多种种困难,不得不放松对商业的管制。甚至去鼓励这商业的发展。
深知民生艰苦的张咏张知州,自然知晓这商业只要是用得好了,对民生百姓的益处是无穷的。
可自立国以来,蜀地在朝堂之上诸位官家相公们心里的地位皆是有目共睹,便是说上一句后娘养的也不为过。蜀地铜矿缺乏,朝廷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年所花费的军费及支付给官吏俸禄便是一大笔的开支,还不算上那黄河决口、哪地大旱什么的。自然无瑕顾及蜀地这偏远之地。
张咏没那本事凭空变出铜矿银钱,但若是以纸币代替了,却也未必不是一条解决之道。
实际上,在魏晋南北朝及唐时,便有了这雏形。
毕竟做为货币单位的铜等金属,仅就携带来说便是殊为不易,亦不安全。而金银本位,却并没有在这时代确立起来,普遍的为众人所接受。
柜枋和飞钱的出现,极大的缓解了这问题。
然而随着唐末五代以来的战火纷扰,这柜枋与飞钱,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张咏无法拒绝那已然融入了大宋朝并有意在这异国他乡发展出一片事业的赐乐业人所画出的大饼。同样的,这群异族人若想要在这偏远闭塞的蜀地有所成就,也离不开张咏这蜀地地方官的扶持。
一拍即合。
更为难得的是,唐尧卿这位蜀中唐门的当任门主。这绿林草野的江湖中人,对此居然是极为看好的。
这是一只聪明机警而善于把握时机的老狐狸。以其超绝的眼光,看出了这背后所隐藏的利润与利益。也因此他方才如此兴致勃勃的,出动着一家老小为张咏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