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根据任冉的自身特长,文化部领导就任命他为宣传科文学组组长。
不过,任冉进入文化部的细节并没有人知道,虽然苏宁朋知道他进了文化部,但是具体干什么也一无所知,因为任冉一直对自己的工作守口如瓶,至于他为什么要这样,苏宁朋他们就不知道了。这次因为大家都想组织在一起,再加上蒋骥骐刚到北京不久,一直想见任冉,所以趁着这次聚会,终于联系到任冉。任冉已答应过来与大家相聚,大家估计他此时正在来这里的路上。
“我看,我们就成立一个创作协会。”苏宁朋道,“下面可以讨论一下创作协会的一些章程,具体如何操作这个创作协会,不知大家以为如何。”苏宁朋说着看着众人。
许新君点了点头,也道:“对,单单组成一个诗会也太单调了,成立一个创作协会,对大家都有好处,大家有劲往一处使,不信将来不能干出个样子来。”
召集人之一的姜南却有些忧虑地道:“如果成立创作协会,是不是需要申报呀?不申报,该不会被视为非法吧。”
高士杰道:“嗨,姜南,你也太多虑了。我们这只不过是一个纯粹的民间团体,大家自发组织,仅仅只是为了在一起交流创作经验,探讨创作方向,既无政治色彩,又无不轨行为,更不可能为非作歹,至于那些反党反国反社会主义的事,我们不仅没有那个胆子,也根本挨不上边,有什么非法不非法的。”
“不错。”蒋骥骐道,“我们组成一个创作团体后,真正的创作仍然是个体的,只不过是大家在一起寻求一个相对的保障而已,所以说白了,我们的这个创作团体也不过只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没有必要想得那么复杂。”
蒋骥骐的话又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所以接下来,别的话题都被放到了一边,大家把视点都集中到了成立创作协会上来了。最后,通过一致意见,因为大家几乎都是在文学院进修过,而且互相间的缘份也是从文学开始的,于是创作协会便取了“文缘”二字,叫做“北京文缘创作协会”。接着又否定了有人关于选取创作协会主任副主任等头衔的提议,按照创作能力,推荐了任冉为总撰稿,高士杰为副总撰稿,蒋骥骐为理事长,许新君、卢海为理事,其他的人一律都称撰稿,以这样的形式组成一个纯粹以文学创作形式的团体组成了。
“我有一个建议。”林续凤一直都没有插上嘴,这时终于忍不住了,见缝插针般地叫道,“我做你们的联络员怎么样?”她逐一地看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不明白林续凤所说的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