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quo;上次是指一年之前,文义曾经上折,把赵延熙的才干好好称赞了一番,提出调他到中军。栗王也不糊涂,知道要升他是幌,要调他出谯明是实,于是与子晟商议之后,以“功不足以升”为由,驳了回去。子晟私下里,接连写过几封亲笔信,温言抚慰,赵延熙本人也深明大义,并没有任何异心。而文义越如此,越说明他对赵延熙深为忌惮。这点,三个人都看得非常明白。
“所以,他更不能动。”子晟下了结论。
“但是,”说到这里,语气一转,似乎颇感为难:“仲贵的罪跑不了,赵延熙用人不当的过错也就跑不了。倘然如此,要保赵延熙,难道还要再保仲贵?”“其实不必,王爷要保住赵延熙也容易。只不过……”匡郢欲言又止地迟疑着。
“匡郢。”子晟立刻说:“你有什么主张,但说无妨。”“好,那我就直言了。”匡郢说:“王爷可以自己替赵延熙担这个责任。”“这……”“赵延熙用人不当的过错当然有,但王爷也有训诫不严、疏于监察的责任,这么一挡,赵延熙自然可以保下来,也不会伤大局。”胡山已经明白了匡郢的意思,心里深为赞同。见子晟犹自迟疑,便从旁劝道:“本来这件事,由栗王担下来最合适。不过依王爷想,凭栗王的为人,肯不肯这么做呢?”这比正面说破,更易于入心。果然子晟神情有所松动,但“嗯、嗯”答应几声之后,仍然有为难之色。
胡山知道他的心思,微微笑着说道:“这点小事,天帝不至于处分王爷。顶多也就是申饬一顿。”“嗯、嗯。”子晟又连连点头。然而脸色仍是不大好看。匡郢便看胡山一眼,见他莞尔一笑,微一点头,知道子晟其实已经被说服,便放下心来。
一时匡郢辞去。子晟起身也要走,胡山忽然说:“王爷,暂且留步。”子晟知道他有话说,便重又坐回来。
胡山问:“王爷昨晚是不是处死一个叫宋槐的侍卫?”子晟微觉尴尬,憋了一会,说:“是有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