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是茶,而是他们丢在店外面的民俗品。石磨、石臼、老坛子、 陶器、古桌,那么漫不经心的给放在外面街上——大大方方,不怕人偷的那种大器。看着看 着,玩心浮了出来,想把那只石磨给买下来,眼睛朝左一瞄,又见木架上另一只老石磨,那 么全都买下吧。一只小的给自己,一只大的送朋友。
那天回去时并没有把石磨给掮回去,倒是提回了一口袋小月饼。茶艺馆内的人很放心别 人打量他们的东西,并不出来审问。没有人来审问,我就也不去审人——没问价格。在家中 晚餐的时候,跟父母讲起我的新发现,说:社区内又多了一个去处。当然讲起那只石磨啦。 母亲说:你用它来做什么,那么重的?我说:我就把它给摆着,不做什么。
吃过晚饭,不大放心,又去看了一次。还好,都在。这一回,店里跑出来一个下巴尖尖 的瘦子,脸上笑笑的,眼光锐、口也甜,见了我,立刻叫——陈姐姐。是个精明人,反应好 快。
他是年轻,轻得人都是没长满的样子,很一副来日方长的架势。一双手,修长修长的。
我们买卖东西,双方都爽快,没几句话一讲,就成交了。约好第二天用小货车去搬。说 着说着,老毛病又发了,什么民俗啦、什么老东西啦、什么刺绣啦、什么木雕啦……全都站 在店门口谈了个够。一面讲一面踢踢石磨,那旁观者看来,必定认为我们在讲“大家乐”, 不然两个人的表情怎么那么乐呢。就这样,我走了,走了几步,回过头来,方才看见一串红 灯笼在晚风里摇晃,上面写着“茅庐”。
那是我初次见到茅庐的主人——陈信学。第二天,去搬石磨的时候,信学的太太跑了出 来,大家叫她——小琪。这一对痴心民俗艺品的疯子,跑到我们这个社区来开茶艺馆,兼卖 古董。那个茶馆里呀,连曾祖母的老木床都给放进去了。喝茶的人可以上床去喝,只是小琪 不许客人拉上帘子,也不许人躺,只许人盘腿坐着。
以上的故事还没有照片出来。只因我还算初去。702224
再赴茅庐
小琪对我的喝茶方法十分惊讶,当她把第一只小杯子冲上茶时,我举起来便要喝。小琪 用手把我的杯子搁下来,把茶水往陶器里一倒,说:“这第一次不是给你喝的,这叫闻香 杯。”我中规中矩的坐在她身旁,很听话的闻了一次茶香。小琪才说:“现在用另一个杯 子,可以品了。我今天给你喝的茶,叫做——恨天高。”
也不敢说什么话,她是茶博士,真正学过茶道的,举手投足之间,一股茶味,闲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