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苟延残喘的勇气。
点心是从稻香村买来的,一块牛舌饼,一块酒香酥。其实我喜欢西点,比如奶油蛋糕、三文治什么的。可大姑夫喜欢稻香村的点心,而且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甚至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喜欢稻香村,你就是跟他郑重其事地申明你不喜欢,他也不放在心上,就像现在,他恭恭敬敬地端来的还是稻香村的点心。
我端起盛点心的盘子,捏起那块无时无刻都要掉渣儿的牛舌饼,小心翼翼地咬一口,索然无味地嚼着。但我觉得这种索然无味的感觉主要来源于我糟糕的身体状况,一个刚刚被开膛破肚的人能有什么好胃口。这时我低头一看,点心渣子掉了一身,这恐怕就是中国糕点的妙处,它让你吃的时候不能漫不经心,而是小心翼翼,这样你的行为举止就文雅,有规矩。
上午十点半的时候余利打来电话,问了我的身体情况,然后说晚上和蓓蓓一起来看我。犹豫了一下余利又说,蓓蓓可能要留级。我一听,心里就一阵发堵,然后就尽量提高声音大骂余利,连文蔷也捎上了。骂他们俩不管孩子,只顾自己快活。然后想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不禁悲从心起,撂下话筒便泪如雨下,想控制都是不可能的,心底的那股悲潮真称得上汹涌澎湃。哭了大约半个小时,我身上的力气就用完了,看来真像老人们说的,开刀伤元气。我像一滩泥似的堆在沙发上,连思维都暂时停止了。
第二部分21克爱情 9(2)
我隐隐听到大姑屋里的钟没完没了地响起来,应该是中午十二点了。阳光已经完全从我的屋里溜走了,被它照射过的东西,比如沙发和窗帘,还有挂在书柜把手上的那只毛熊玩具,都残留着一股让人发痒的气息。大姑他们的屋里此刻一定阳光灿烂,大姑一定坐在轮椅上享受阳光带给她的明亮和温暖。大姑夫应该在厨房里忙活,他一定在熬粥,北京人管那叫八宝粥,各种豆子,还有枣、栗子、莲子什么的。北京人在每年的腊月初八喝八宝粥,但大姑几乎每天都要喝,是一种习惯,即便在她老年痴呆症最厉害的日子里,她也用一种只有大姑
夫能明白的表达方式,表明她要喝八宝粥。北京人的思维有时候就像老城墙的灰砖似的,坚固得无法改变。
我看见大姑夫端着一只碗朝我屋子走来,不用问是一碗八宝粥。我从碗上奔涌的浓浓的白气知道天气很冷,我走到门边打开一道缝,一股寒气直扑过来,大姑夫嘴里唠叨着:快到屋里去,门口有寒气。他敏捷地将碗弯腰放在茶几上,看了看几乎没喝的牛奶和那块破碎不堪的牛舌饼,没一丝抱怨,像早上端来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