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心的产生与缺乏自信密切相关。当自信松动、贫弱一分,忌妒就会滋长一分。如果认为忌妒的对象在爱情上对自己构成了威胁,刹那间就使自己萎缩着矮小于忌妒对象面前,甚至以自己的庸人自扰送给对方以鄙视你的理由。而你所爱的人一定会有一种衡量,自己的妻子竟然会忌妒那个女人,是不是那个女人更好、更美、更优秀呢?这种潜意识的衡量,是对忌妒着的妻子极为不利的心理暗示,迅速强化着动摇爱情基础的裂痕。三木清认为:“如果消除忌妒心,就必须保持自信。但自信如何产生呢?自信产生于自己的创造,忌妒不可能创造任何东西。人类创造物质,从而创造自身,这就形成了个性。只有富于个性的人才不会忌妒。”说得相当好!不管一个人自尊心和优越感再强,一旦忌妒了,就是在焚毁自己的自信,就是在放弃生命中那鲜活而动人的创造,就是在丧失那魅力四射的个性。当忌妒不断地在心中滋长蔓延,幸福与美好,还会与生命长伴相随吗?
*面对女性的男性心理
随着社会开放,人们“自我意识”有了一种似醒非醒的兴奋,为了维持一纸婚书而委屈自己的人减少了,许多对婚姻状况不满者宁愿选择改弦更张,在斩断“连理枝”时不会因昔日的温馨浪漫而心慈手软。婚姻在人们心目中不再是神圣的契约,“双向选择”似乎是契约中暗藏的心照不宣,尽管契约只是无言的“君子协定”,而且其中并没有随时离异的条款。总之,“珠联璧合”早已失去所谓一劳永逸的“定终身”的功能。
绝不一劳永逸的“珠联璧合”(1)
“珠联璧合”——来自古老《汉书》的词汇,本身就是中国古典词汇中的珍珠、美玉。用来喻指美好姻缘,不仅言简意赅,而且意味深长,实在是两性结合的美好福音。而这一词汇虽然有阳春白雪之嫌,却不像“万寿无疆”之类被某一类人所垄断——她可以泛指一切男女之间达成的正果,不论金玉之缘还是木石之盟,不论才子配佳人还是歪瓜配赖枣,都可以冠之以“珠联璧合”。其丰富的蕴涵中至少有两点比较突出:其一是说两人般配,是天造地设的比翼结构,半斤八两之间谁也不吃亏、谁也不占便宜;其二是说两人修得秦晋之好,亲密无间,相亲相爱。
基本上,结婚的目的都不是为了离婚,甚至每桩婚姻的诞生都伴随着海誓山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