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有趣的节目可多呢,人们围绕着影院这一类娱乐场所弄出了好多市井化的内容,比如小馄饨摊头。冬夜的寒风中往街头路口一放、木柴片烧的现成炉子,竹扁担挑的木笼木箱,上面有各式精巧的抽屉,抽屉拉出来,里面是晒干的小虾米、百页丝、辣粉、五香粉、香菜叶子……摊主就像是当众打开了一个百宝箱。一格格随你自己手抓,自己挑,还有香香的蛋卷皮。再比如豆腐花,自然只好冬天头吃。大热天一般就只有小馄饨、米粉丸子了。路灯光昏暗一片。半就灯光,半就炉门里发出的火,照一照碗里令你馋涎欲滴的热腾腾的小吃。转过身往小方桌上端。正好一阵寒风拨出地面,把你仍旧沉浸在银幕世界里七昏八昏的头脑一脖子撩了个醒。
再比如小人书摊,卖炒花生瓜籽的安徽大嫂。不知为什么,那些年站在街上卖花生瓜籽的都是安徽女人,说的淮北土话,脸上刀割似的黑。这黑,再加上她们露天里扎头巾,就成了她们流落异乡的一种不变的标识,就算显赫的身世吧!
对了,还有牛肉粉丝汤。
第二部分绿袖子(3)
有点闲钱,我会和英子一样一样吃过来,吃得骑车回家,肚子涨得不行。只好告饶下了车,俩人情愿走路。从县城中心到北门一带,往港务区家属楼走。中途要经过一小段山脚下的高坡,上下也就五六百米,马路沿着山体升上去,又弯绕下来。山野绿绿的,黑黝黝的,特别森严宁谧。人走到山旁边。耳朵里一下子静定许多。于是不久之前电影里看的那些要死要活的世情人事,就陡然间缩小很多,变得呆板、无趣、不生动。我们带着电影院娇柔造作的气息回到这僻静的山野边,那山岩树木也就更深地感动着我,山是一种更为遥远的召唤。英子的心一定也听见了。沉默好一会,听着脚底下嚓嚓的砂石子声音,她说
山真好,住在山下面像住在树叶丛里。
那你就是一只麻雀了,小松鼠。
麻雀?我才不是,我做云雀,乡下说叫叫哥哥——
那就小兔子吧,兔子可爱。
兔子红眼睛——
总不能做只刺猬吧?
坏你的胖胖。再怎么投胎做动物,也要做好玩一点的吧,刺猬是不是很善的?
以人的标准,不好说。
以你的标准呢?
只要那只刺猬认得我家英子,或者它就叫英子这个名字,我一定搂着它睡觉。
坏蛋。坏人!
我不怕刺的,只怕英子不理人家。
回家就不理你——今晚上你干脆住山里去吧,做一次和尚,我帮你到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