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管理精英阶层。但作为本届学生中的一员,我遗憾地发现这个MBA项目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很大距离。
首先是项目的师资力量欠缺,尽管这里有一批全欧洲甚至全世界最好的商学教授,但其他一些任课教师缺乏专业资格。譬如本学年《组织行为学》的教师完全没有从业经验,学生评分为不及格。
其次,有些教授十分懒惰,没有持续的学术成就。学院的一位终身教授目前还在使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哈佛的教案。他的学术成就停留在5年前。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学校竟然迁就教学人员随意的个人计划,并因此违背对全体学生的承诺,无原则地更改教学大纲。本届学生正在集体抗议这一行为,但校方拖延逃避,缺乏职业精神。
MBA项目的学生服务工作非常不职业化,管理人员态度消极,不愿帮助学生。他们似乎总在为学生多样化的思考方式而烦恼,以直接或暗示的态度要求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约定俗成的文化。
和位于枫丹白露的那家欧洲商学院相比,巴黎一商MBA项目在国际排名上的落后看来不是偶然的。
本人目前打算在暑假里找一份新工作,然后退出这个令人失望的MBA项目。
匿名的投递者显然对学校窝火到了极点,不惜狠下杀手败坏学院的名誉。
由于从行文上看,写信人就在大家之中,所以又平添了一种神秘感。大家心里不由自主在想:是谁写了这封信?是谁会第一个退出项目?何况是在交纳了一大笔学费之后,在花费了如此心血报考MBA之后,在辞去了以往的工作位置之后!
心不在焉地上完课,大家聚拢在学生餐厅,期盼大摆国际龙门阵。谁心里都想多探听一点小道消息,这沉闷的苦读岁月需要一点调剂,对学校的不满需要一点发泄,对施放暗箭的人需要一点了解和提防……
在餐桌上可以听见各种语言,但无非是讨论着三个热点:到底是谁干的?学校会如何反应?MBA项目的声誉会受多大影响?
下午的Intra热闹非常,一位来自法国潜艇部队的前法军军官同学措辞严厉地斥责这个匿名学生的背叛行为:
私自对全体学生全情投入的项目进行诽谤,是一个自私行为。在毁坏学校声誉的同时,伤害了全体同学的共同利益。
美国人杰森跳出来开炮却带着更多自我撇清的味道:
我震惊地读到匿名信,这是一种非常不合适的歇斯底里的行为。任何不满应该通过合理的渠道来反馈。学校应该对学生的批评进行及时的回复,但过激行动会带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