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想不到,匿名信牵出的竟然是一股“不是我”的狂潮,到了晚上9点,婉转或直白地宣示“不是我”的帖子已有十来封。陈香墨看得咋舌:原来老外根本没受过“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寓言熏陶,全部是“隔壁张三”的翻版。乖乖!
他原也有些担心,自己刚和学校有过过节,不要怀疑到他身上来。可唐娜一个贼喊捉贼式的分析解救了他的害怕。唐娜指出,匿名信的英语文字水平很高,英语不是母语的人根本写不出来。因此,简而言之,美国人和英国人才是最大的嫌疑犯!
第七章 法国盾(5)
午夜12点,平时沉默寡言、长相像布什、本科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美国同学理查德像甩一个大烂包一样把自己甩到网上:
我知道有一些同学正在怀疑我是那个写匿名信的人,因为我的确曾经说过有可能会在暑假前退出本届MBA项目,回美国工作。
我的动机是出于私人生活的原因,我所爱的人,因为我来到巴黎而感到无所适从。假如我回美国,那是为了我个人的私生活打算。
我声明自己与那封匿名信毫不相干,谢谢大家,祝大家晚安。
陈香墨觉得这个班简直疯了,即便此文不妥,也未必需要人人自危。他直觉地感到,目前的气氛,对于院长可谓天赐良机。说不好她会怎样利用,但她必定会因势利导,走出困境。虽然只正面交锋过一次,陈香墨已经从失败中认识了海阿勒夫人的人品和能力。
陈香墨和太太通话,告知与学校交涉住校问题的结果。太太很失望,因为钱是一元元辛辛苦苦赚来的,若照学校的规定,两人就要多花几千元!她提议推迟行程,等非典风头稍挫再说。陈也觉得等到五一长假也好。
因为在网上订折扣机票不能改期,所以陈香墨前几周订欧洲游机票时特地买了保险。他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否则又白白损失六百欧元。他在网上通知保险公司说同伴因亚洲有非典不能成行,所以只能取消行程。
第二天收到保险公司的电子邮件,陈香墨又吃一记耳光:
亲爱的陈先生:
行程取消通知已收到,我们遗憾地知会您,您的机票款不能返回,因为传染病造成的违约行为不在本公司的承保范围内。
友好的 克劳蒂娅
陈香墨感到陷入了泥坑,尤其令他懊恼的是,这似乎是个和上一次相似的坑子。一个人,在相同的地方摔第二跤,是低能的表现!
他带着落网猎物不甘心的心理,给保险公司的克劳蒂娅回复邮件:
克劳蒂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