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上海人崇洋了?不谈这个话题。”陈香墨烦他。
“不不不,一定给我说说。”王林求他。
陈香墨看看他:“你是哪里来上海的?”
“安徽,考大学过来的,留下了。”王林说。
“上海好还是你老家好?”
“当然上海好。”王林奇怪地望着陈香墨。
“这就是原因了,你奋斗上了台阶,进了上海。我们生在上海,当然也得上升到纽约去,巴黎去,苏黎世去,任何世界城市去,那才能和你一样获得自我心理肯定嘛。”
“上海人都想把孩子变成美国人、法国人或者其他国籍的人,我真想不通为什么。”王林引向深入。
“是不是你老婆吵着要来欧洲生孩子啊?”陈香墨作恍然大悟状。
“不是不是,”王林说,“我们才不稀罕。”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陈香墨嗤之以鼻。
回到巴黎里昂站,王林研究着手里的车票,上面打印着:枫丹白露到巴黎。“也许能一直用到学校吧?”
“到巴黎,我们不已经在巴黎了?别光想好事了。”陈香墨说。
“到闸口试试。”王林说。
陈香墨把车票往垃圾筒里一丢,表示和王林就是不一样。人流拥挤的车站,大家都在闸口排队,试票这种事多没面子!
他掏出一张2元5角的郊县票,送进闸机打了。王林把火车票一塞,果然也顺利过关。一直到凡尔赛,票都有效。
陈香墨好郁闷,自己又为“大气”买了25元人民币的单。摸摸腿伤,隐隐作疼,他不由自怜:和王林比,自己为什么老吃亏?
王林似乎看穿了他,在进寝室楼时,说:“通过这次,我发现你老陈挺傻气的。”
陈香墨不发表意见,心里说:“我的发现是,绝对不能和你在将来进行任何合作。”
天晓得,两人只用两天,就取消了将来的双边关系。
第二章 猫咪(1)
春假一过,第二学期开始了。这意味着基础课程结束,教学内容会更专业化。金融和投资课程唱主角的阶段来临。
教“公司金融”和“金融理论”两门课的是位五十多岁的法国教授,名叫尼古拉·马盖。他同时是法国金融市场研究会现任主席,摩根司坦利(法国)公司合伙人。来头 不小。
他用一种嘲讽和幽默交织的态度授课。每节课开头,他总是在黑板上写一道题,让人自告奋勇上去解答。假如没人敢上黑板或谁上了黑板又卡住了,他就说怪话:“求你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