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是凹凸不平的倾斜状石壁,里边空间开阔。
两人在洞内熬了半个小时,杨伯决定出去看一看。他小心地刨开洞口的泥土慢慢钻出,发现那群混世魔王已经离去,这才松了口气。彭国冲来到外面的地上折了几根树枝点着火道:“再进去看看,这洞有些奇怪。”
深黄色的火焰照进洞内,洞上的石顶延伸至两边,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座古桥。二人所在的桥洞内,昔日的河水早已不在,见证往日风浪的也只有那石块上的条条花纹,细细观看墙上的石壁还能发现一些清晰的字刻。彭国冲将火把靠近些,石上刻有“长虹高挂千门月,巨锁遥连万顷云”的对联,一旁有一龙形雕刻,龙头被一座桥死死钉住,另有一仙人手捧一仙丹在巨龙边。
彭国冲心中疑惑:怎么这图上的内容跟我那天送信时遇到的那年轻人讲的故事一样?彭国冲记得讲故事那人那日临走还留下一句话——你与这镇子有几分因缘。如那人讲的龙的故事已寻着出处,却又不知那“因缘”又在哪里?
彭国冲把那日那人说与他的故事再讲给杨伯听,那故事大致是讲一个年轻人追求金丹,但是遭亲友邻里阻挠与误解,投江化龙,最后被朝廷来的术士筑桥钉死的故事。彭国冲讲的栩栩如生,把那阻挠年轻人求丹的人群比作腐朽势力,听得杨伯心驰神往。
彭国冲继续研究了墙上的痕迹,不一会又找到大片小字,他正好带了纸墨,就把墙上的字拓印下来,拿到洞外细看。
那石刻最左侧写有“悟真”二字,后面的文章是:“余窃以人之生也,皆缘妄情而有其身,有其身则有患,夫欲免夫患者,莫若体夫至道……”中间刻有大量诗篇歌诀,结尾写道:“吾幼亲善道,涉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惟金丹一法,阅尽群经……伯端向己酉岁于成都遇师,自后三传非人,乃省前过,自今以往,当钳口结舌,虽刀剑加项,亦无敢复言。此《悟真篇》所记丹道无不备悉,倘好事者夙有仙骨,观之则智虑自明,可以寻文解意,岂需伯端区区口授耶?如此,乃上天之所赐,非伯端之辄传也。时元丰改元戊午岁仲夏戊寅日张伯端平叔再序。”彭国冲大致给杨伯讲了将上面的文言文的意思,心想:“莫非这就是那人所说的‘因缘’?”他把这《悟真篇》拓了两份,讲一份给了杨伯,一份自己留着。两人拜别这处古桥,并用泥土把洞口重新封好,揣着各自的《悟真篇》钻入那神秘的文字中。
彭国冲读罢这《悟真篇》才知道其中时节气令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已非常人所能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