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船上扬扬手,带几个便衣战士向北走去。
“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梅老称赞郭渭川,“可惜他坐牢太久,把身体拖坏了。”
天保介绍说:“他是北大出身,在咸阳中学教书多年,同我先父是至交,所以我一直叫他郭叔。不过从前我不知他是共产党,南京沦陷前他见过我,谈了几次。他是1930年被捕,西安事变时杨虎诚把他从监狱里请出去的。后来他跟周公到武汉,组建新四军时他到了南昌,到南京呆一阵,详情我也不清楚。”
说话间船儿开动了,李二老爹发警报:
“船要进江了,都小心些个!”
侦察员们在宽慰老人:“有我们呢!”
这条大船有三口舱。后舱敞开着,五匹马都放在舱里,李长山和小牛在照看他们。中舱里,天保和哑姑就着烛光看报纸,一面同张亢(阿四)说话。前舱里,有一位青年水手,在忙着煎鱼,温酒。
夜风习习,驱除着暑气,船儿平稳地行驶着。
主桅下,梅老坐在一只小竹椅上,仰望着夜空,叹一口长气:“唉!长空依旧,皓月皎皎。然,半壁河山已碎,敌后纷乱不已,这可怎么好?”
小保子蹲在爷爷面前:“昨天你看到陈司令的信还高兴,怎么又叹气了?”
“爷爷高兴,陈司令没忘记我这老穷朋友,得到消息就派人来接应我。可是,苏南地方偏僻,就是新四军能全部控制住,作用也有限。‘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淮河两岸,地广人多,能占上这片地方才能形成大的敌后战场。抗战没有敌后战场不行,光靠正面战场牛抵角式的笨战法,又抵不住敌人,这种形势不改变,中国是很危险的。”
“阿四叔说情况会改变的。”
“唔,叫他们来谈谈。”
阿四(张亢)正在同天保讲别后情景:“……那时候我们还不懂怎样抓武装,在丁家镇兵祸以后,不该放你的队伍走,留在原地发展,恐怕四个团也拉起来了。当时我跟我们负责人去武汉找周公接关系,代理人出身好,能力弱。你留给他的地盘和队伍都没巩固住,
扬州帮里进步力量又没组织起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自行垮掉了。”
天保道:“说起这些我倒要问问你,当时我们写了几篇东西,讲了李支队组建,王家店大捷和丁家镇兵祸经过,你们那位全权代说拿到武汉登报,登了没有?”
“当然登了,可引起一场大风波。那几篇东西在几家小报上一刊出,首先是青年黄埔军官集群告状,跟着是江苏籍军政大员纷纷声援,告发胡宗南。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