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年龄对星星进行思维训练还是有一定难度,必须在形式上动脑筋,在过程上要有耐心。
三 千里之行
千里之行
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六下午,我从学校回到县城。我刚跨进家门,星星便在李雪莹和小影的指引下向我迎来。小影站在星星的后面,牵着她的双手一步一步快步向前走。走到我的跟前,星星就停下来,对我盯着看了有1、2秒钟的时间,随后便手舞足蹈,向着我“哦哦”地大声喊叫起来,显得非常兴奋的样子;星星见到母亲、陆敏娟和李雪莹回家的时候,都有类似的表现。看到星星这样激动的样子,有时侯我也担心:她这种反应是不是有点过分?但转念一想,一个小孩子,既不会说话,也不会掩饰,她不象这样还能怎样呢?
“秦雄已经能‘啊啊啊’地说话了,”李雪莹有点担心地对我说,“如果别人不理他,他就用哭表示不满。我记不很清楚了,星星两个月的时候在说话没有哎?”
秦雄是李芳华和秦文龙的孩子,比星星小10个月。
“星星个时候还没有开始学说话”我回忆说,“但是,秦雄才2个月,也不可能说话噻!”
李雪莹说:“你不信?是我亲自听见的哎!”
实际上,那种“啊啊啊”就是“啊啊啊”,离说话还远着呢!李雪莹硬是要拔高理解,这说明她是缺乏自信。我觉得李雪莹把星星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也是无可厚非,但很明显,她对比较结果的分析是错误的。凭什么星星就不能比别人的孩子聪明呢,难道就因为我们是普通老百姓?但不可否认,“老子英雄儿好汉”这种意识在人们的思想中是普遍存在的。
李芳华和秦文龙也没有当着官,但秦文龙在城里工作,而李芳华一直是李雪莹崇拜的偶像,在李雪莹心目中,他们都是“英雄”。
其实,与其说李雪莹认为星星没有别的孩子聪明,还不如说她认为我没有别人聪明,我知道,李雪莹是比较倾向于遗传决定论的;虽然表面上看,李雪莹还不能说出我的什么不是来,但我知道,在内心深处,她对我是怀疑的,因为毕竟来说,我没有现实的优势来对自己进行证明。
但仅仅过了一个星期,李雪莹对星星在智力上的自信心又起来了。星期六我从乡下回城,李雪莹便告诉我星星能应人声了。
“当你‘星星’或者‘星儿’喊她的时候,”李雪莹介绍说,“她会很清脆地“呃呃”地答应你,吐字非常清楚。”
我也观察到,以前我们经常教星星学说的音节,她现在说得更快、更清晰了,这说明星星在控制发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