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城里孩子是有很大不同的。在一个物质生活还不是很富裕的家庭里,孩子的重要性就相对被忽略了。再比如我们这一代人,一般的家庭子女都是三、四个,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得到父母的全爱。所以,孩子们对自己的定位就比较准备,表现得都很有自知之明。在这样的家庭里,大人表现出的对孩子的关心主要是“喜爱”,而非溺爱;而没有溺爱就没有任性,这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要怪还是怪围绕在星星身边的爱太充足了。以至于星星心里非常明白,她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这样做。她不担心由着性子而导致关怀和疼爱的减少,更不可能受到什么惩罚。而动脑筋学习是一件多么艰难困苦的事情啊,为什么要去受这份苦呢?
最近,星星突然爱流尿了。因为李雪莹对此的态度不是很鲜明,没有做到每流必打,所以流尿的惯性还很大。不仅如此,这段时间每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星星便要扯皮,或者不吃饭,或者不吃肉,或者这个时候要出去耍,中午饭总是吃不好。有几天,星星还故意装出要睡觉的样子,母亲诳了几回,但星星根本睡不着;星星哪里是想睡觉,她是在耍脾气呢!后来,大家的意见基本统一了,就是不去理她,但效果依然不理想。这说明,养成一个“烂德性”是多么的容易,而要改掉它又是多么的艰难哪!
我提出“暗示教育”的想法后,大家也觉得是一个好办法,在平时摆谈的时候,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我们表面上还是比较注意的。但是,因为指导思想这个层面上的分歧不能够消除,所以,我们的“该”与“不该”也是勉强的甚至可以说是虚伪的。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尽力克制,但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也只好不顾后果,当着星星的面进行激烈的争论这就好比战略和战术的关系一样,战略的正确与错误直接决定着事情的成功与失败;如果战略思想出现错误,再好的战术行为只能是尽量避免失败得更惨。我深深地感到,在对待星星的“烂德性”的态度上,我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同盟者陆敏鹃相对来说对我的理解多一点,李雪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立场是什么,母亲则是星星大部分“烂德性”的始作蛹者。正因为这样,我们的行动总是不能够做到步调一致。每次星星任性、乖戾的时候被我打后,总有人去安抚她,而且还那么的及时,使我的教育意图不能够完整地贯彻下去。这种双重态度无疑在星星的思想上产生了混乱,在她的脸上,我经常可以看出“委屈”来……
所以,在星星家教这个问题上,我总感到有一股浓厚的悲伤主义情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