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我将认真仔细地阅读它,感受它的每一次经络搏动和血脉奔张。这种阅读将成为我每天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它恰好位于我上班的必经之路上。我庆幸每一个居地都有一处文化名牌,过去是牌楼口,现在换成了书院,更具有文化的气息,因此我有理由相信它比从前的牌楼口更能引导我、教化我。我本来想马上去再把书院里里外外看一遍,可忽然又觉得不甚妥当,因为以我现在的年龄,拜访这么一处圣地应该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并具备一定的文化消化功能。但从我的心境来看,这两个条件都没有,我还不知道该如何进入它,该如何感受它,我甚至觉得如果草率地进去会错误地理解它的精髓,从而错误地应用于我的生活。不行,不能这么匆忙。我不是在训练自己的耐心吗,那首先就该在这个问题上运用一下训练的成果。书院是我的邻居,我完全没必要这么急着去拜访,以后的日子长着呢,我们都是岳麓山的一分子,谁也没办法离开这里,将来自有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机会使我们融为一体。
眼下适合我的只能是云雾缭绕的清风峡。焦虑混乱的心里毫无头绪,唯有自然的风景才能把它梳理得平和安静。春雨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打得茂密的丛林劈劈叭叭地响,沉闷的声音使峡谷显得格外幽暗深远。我忽然想起了一首古诗,道是: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论身份,我不是书生,可一直读书不辍,祈望藉此求些功名利禄,虽不敢说学富五车,知识渊博,但在同龄人中应也算饱读诗书之人了,我从来都是以此自傲的,但在清风峡里住下来后,我平生第一次有了一种悔恨当初的感觉。跟这片幽静无边、云蒸霞蔚的自然风光相比,读书的乐趣简直不值一提,至于功名利禄,细细品来,也抵不上这儿的一缕清风,甚至一弯竹叶,一滴甘露。真是悔恨当年啊,读个什么鸟书,世上比功名利禄更美好的事情其实多得是,问题在于我们会不会去感觉它,寻找它。只怪自己当时无法领悟这么高深的哲理,受了世俗说教的诱惑,去书中追逐人生的欲望,以至病入膏肓,难以自拔,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不知往后还要受多少精神的煎熬。不禁吟咏一首,聊慰清愁:
潇湘衡岳西南来,黛玉明珠宝光开;
新得三分末春景,雨霁烟花竹笛哀。
枫华过后云弄影,柳絮轻飞戏亭台;
借问来往名利客,何如拜山问蓬莱。
我像一道影子,轻柔地掠过书院绿筒琉璃瓦的红色外墙,进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