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曾经长期蒙耻。因为那时我们散沙一盘、不强大,世界公理正义也得不到伸张。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曾经为了尊严、为了解放,长期抗争。终于胜利了。因为我们觉醒,团结,自重自强;我们伸张正义,捍卫和平,得到了广泛的道义支持。这样的历史不应该忘记。
时至今日,日本有一些人总是想抹杀和篡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加害于中国和亚洲人民的历史。我们搜集、整理这方面的史料,了解这段失去民族尊严的屈辱与为民族生存而进行的殊死抗争的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居安思危,避免悲剧重演。
让我们读一读这本书,了解南侨机工多姿多彩的人生历程,接受南侨机工精神的辐射,这对于培植我们中国人的风骨,提高全球化挑战者的素质,扩大建构和谐世界的视野,大有裨益。
谨以此文,向为本书付出辛劳的两位作者表示谢意和敬意,并与读者切磋和共勉。
琼海七二老妪
2006年11月28日 于厦门筼筜湖畔
心路漫漫(1)
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同,则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理解也不相同!
“多想回到家乡再看一看!”
这是父亲临终前的话。
一阵清脆的爆竹声;打破了乡村黄昏时的宁静。
声声爆竹告慰着我的祖先、我的父亲、我的乡里乡亲……
回来了!是的,我回来了,揣着父亲那份浓浓的乡情,踏上故土,来到了我的故乡——海南岛琼海九曲江的一个小乡村。
我的父亲就出生在这个僻静的村庄。
坐落在这小乡村的一套陈年老屋,是父亲的故居。青砖,青瓦,残缺不全的墙面历经了百年风雨的洗刷,但身躯依然如故。这老屋仍在翘首企盼,出门的孩子们何日回家。
推开沉重的房门,我跨过门槛。进屋环视四周,几间房屋由于常年无人居住,显得破陋,毫无生机;举首驻足,蓦然发现在屋顶的横梁下,一组组印有各种花色图案的瓷砖镶嵌在墙上,绕过房屋墙顶至外墙的屋檐下,那不同的花卉、文字、人物等,虽历经百年其色彩仍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百年前,这房子里所有的一切,目睹了父亲出生,陪伴了父亲从童年到少年,又一次次地注视父亲兄妹四人分别依依惜别父母;跨出老屋;远渡南洋,留下我的祖辈陪伴这老屋在家守望……
置身于父亲故居的庭院中,呼吸着淳淳的乡土气息,如同一片飘叶闻到了久违了的泥土芬芳;老屋院子里凉凉的泥土气息,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