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军区司令部为军区副司令员庄田驾车。当时的云南省军区司令员为陈赓将军。陈逸在云南省军区司令部驾车两年后,因他熟知缅语、马来语,被调云南省军区司令部二处任情报员。
母亲曾回忆说,五十年代初,陈逸时常来我们家。问及他具体工作,他只是微笑。
在省军区情报处工作时,他被派往缅甸收集情报。到达畹町后,他住进“粤渝饭店”。该饭店的主人是一海南人,其妹夫是重庆人。当时在畹町的南侨机工还有王亚文、陈家佩、林猷汉、李极荣、符云山等。几个同乡通过消息及时告知陈逸不能过去,说缅甸有国民党的部队,怀疑他是共产党,过去就有危险。陈逸听从了同乡的忠告,转回了昆明。
1954年,陈逸从部队复员回到海南。
带着军队复转军人的介绍信,陈逸回海南后被分配到海南岛自治州党委做驾驶工作;期间,结婚娶妻。1962年,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陈逸在“四清”运动中被遣返回原乡务农。
在我找到陈逸家人之前;未曾有人过问陈逸南侨机工身份一事,我是多年来过问其南侨机工家属的第一人;悲哉!就连陈逸的档案,其单位也已经找不到了。
陈逸家人面对千里迢迢来寻问其父的我,很是激动,不知如何是好。还是跟随陈逸一起回原籍生活十多年的次子陈立志,在沉默一阵后向我慢慢道来:“小时候同父亲在农村,吃饭是没问题,但菜是没有的,一个月能吃上一块肉那是相当不错了。长年都是酱油、豆腐块,有时摘几个椰子扒开,把椰肉挖出,用盐或红糖拌在一起就是菜,但更多的时候是酱油之类。常被不明真相的村民斥责。特别是小孩打架之类的小事,常被他人欺负。‘坏分子’、‘特务、反革命’,屡被唾骂。父亲常对我说,人家看不起咱们,不要与他们计较,就当没发生过。在村里、村外,有良心的村民都说他是个大老实人,是个书呆子。说来也怪,父亲从1962年到1980年的18年在家乡接受思想改造期间,从未有什么大病,就连感冒之类的小病也很少,若当时有什么大病,必死无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许多从南洋归来的华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这是事实。幸好有了邓小平同志,做出英明决策给予平反,才了结了中国这一历史时期的冤假错案。今天,政府重新重视华侨的历史功绩,肯定华侨在抗日时期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我们这些华侨机工的后代也会感到无比荣耀。父亲临终前曾经对我说,他一直想找机会回云南,到滇缅路上寻找、拜祭战友(阵亡机工),给他们烧些纸钱,或烧些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