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器官一样,是与生俱来的。这么说,她可能是天生缺乏幸福感的人,而母亲就是天生缺乏血清素的人。
那么父亲呢?
父亲——小理忽然意识到,母亲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以后,父亲也不知不觉在她的心中消失了。
如果包括幸福感在内的所有的人的情绪的发生与发展都是命中注定的,那么,刘凤琴是不是嫁给了别人也一样会遭遇相同的命运?
母亲性格上的弱点太多了。性格上的优点可以成就一个人,性格上的弱点则可以毁灭一个人。对于父母问题的“果”,小理总是把“因”归咎于父亲。而事实上,是母亲的性格毁了她自己,也毁了父亲。
王爱军跪倒在刘凤琴遗体旁痛心疾首的样子在小理眼前晃来晃去。
“凤琴,咱们这是何苦呢?”——小理一遍遍回想父亲的话。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没有一个人能躲得过生命的终极,但是,人人可以自主地安排生与死之间的每一分,每一秒。
如果母亲预先就知道生命是如此短暂,她会怎样安排她的生活?她还会那样难为丈夫,难为女儿,还会那样难为自己吗?
这些日子小理努力驱逐的痛感重新占据了她的心灵。
小理想:对于父亲,我是不是过于冷酷了?
而在王小理深深自责的同时,她那身在远方的父亲也在时时检讨着自己。
刘凤琴去世以后,王爱军选择了背井离乡。
他选择背井离乡并不是想表明和自己的过去一刀两断的决心,而是恰恰相反。如同一个身患重病的人到远方求医问药一样,他必须在异乡医好伤痛,并且为他在这个世界上惟一的孩子——被他和他的妻子残忍地伤害了几十年的女儿王小理积攒一笔宝贵的财富之后,才会有足够的勇气返回那个留给他无限酸楚和凄凉的城市。 (140625)
日期: 03/13/06 21:39
累,累,累。
生活琐事像一池温吞水,不冷不热不咸不淡地浸泡着王小理,让她时时感到困倦和沉沦。
每个女人不都是这样吗,把一生最好的时候献给了孩子和家庭,自己却一天天地琐碎下
去,憔悴下去,衰老下去。
晚上,料理好全家人的晚饭,收拾好堆积了一天的家务,打点好陶陶的睡前洗漱,小理还要进行每天日程表的最后一项——哄陶陶睡觉。
哄孩子睡觉是很让女人伤神的事情,在昏昏欲睡的黑暗中,思维处于阻塞停滞的状态,只剩下一门心思,就是盼着孩子快快进入梦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