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防止“戴帽”。这是丧失职业道德的行为。
打眼:指判断有误,买了假货,或称“走眼”。
漏儿:古玩商人购买古玩时,卖主不懂,好东西未被重视,行市也不明,因而古玩商人拣了便宜。从买东西的人说叫“捡漏儿”,从卖东西的人说是“卖漏了”或“走宝了”。
身份:即古玩物件的品位。不是指人,而是指物。如瓶子与盘子比,古瓶当然比盘子身份高。有点象品相中的“品”。
皮壳:指古玩在历史长河中所受熏染,而呈现出外表上的历史痕迹。竹、木、漆、雕、青铜作品上,好象包上了一层油皮,这种油皮就叫“皮壳儿”。皮壳是历史积淀的产物。
卖相:指古玩不真或身份不高,但显得比较完整,古老或精致,在买出时显得“爱人儿”,易受买主欢迎,叫“有卖相”。相反,古玩虽真,但有残污或看上去不精致,则不受买家欢迎,即无卖相。
掌眼:购买古玩时,请高明的人替自己掌握一下尺度,以免在鉴定上有什么闪失。对于代替自己把握眼力的人,叫作“请某某先生来掌眼”。
邪价儿:出奇的天价。
绷:真心想买或卖时,因某一方自己还要考虑,故意不买或不卖,准备放长线实现自己的交易计划,叫:绷着买后绷着卖。
方:简化“万”字加一点为“方”,指人民币万元。
吊:古代制钱一千枚为一吊,现指千元。
一张:“张”不是货币数量,而是钞票载体的数量单位。此词甚妙,因可随货币的升值与贬值而浮动。80年代一张指十元;90年代已指百元。
埋地雷………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伪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的。
看不好………倘若卖家说货绝对到代,而买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就只能说:“看不好”。
窜货场:这是古玩行业同业公会为其会员商户设置的行内古玩交易场所。行内人议价习惯用“袖内拉手”方式讨价还价,有利保持机密。
封货:对价值较高的古玩采用“封货”方法,即密封投标,当众折封,出价高者中标。若遇标价相同,则采用抽签方式决定归属。
掏货:窜货场内,未经当众将货摆出便私自背后议价,将货买走,即为“掏货”。窜货场内不准掏货,违者轻则罚款,重则不准再次入场窜货。
伙货:二人或二人以上合伙买卖古玩。买时一般大家都过目,但也有的不看货,声明一下“伙货”即可。售价早已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