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这种自怜,在秋冬换季最为浓烈,在北风彻骨中,从冰冷的肌肤,感受大自然给予的温暖。
或许不是,但要我看,这应是,老去后,也应是这般,不一样的,只是我所自怜的时间变长了,而所剩的总时间变短了,其实也不必等到那时,当笔画一笔接一笔落成,我们就开始老去了。
[痴人]
记得最早看到这类字眼,应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张岱写的《湖心亭看雪》“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起初不能理解,这痴字有何意,误以为是食用的那个吃,结合句意,便认定是两个吃相相似的人,为此还偷着乐了好一阵子。现在回想起来,还别有一番趣味。
只是再也回不到当初的童真,且沾染了些许苦涩。
随着年龄增长,痴字不在那么单纯,开始有了厚度与深度,开始有了味道,就像一杯茶,在历经了翻腾后,终于泡开了。
一生单工一技的匠人是痴,历代护林的护林人是痴,用生命研学的学者是痴,那无数个在红尘中颠簸的男男女女也是痴。
他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更没有天生的责任与义务,他们更多的是一份执着。
是的,痴可以理解为一份执着,一份执念,渗透了肌肤骨髓,融入了血液的坚守。不究古法,就我个人对痴的看法,痴字,病包裹着知,又何尝不是知助长了病。
当对一个人或是一件事,你所知道越多,你对他越加熟悉,你便越沉沦其中,即便有一天,你醒悟了,你厌烦了,你想去摆脱。
你会发现,你根本就摆脱不了。因为那时,他已经成为了你生命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无法割舍,就如旧病难愈终会落下病根,就如佛前悟透执迷不悟。
摆脱,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因为,痴亦是你,你亦是痴。
这么看来,痴是一种病,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明知如此,却还愿意去沾染它,甚至不惜一切。
的确,痴是一种病,但它与其它病不同,它是活着的具有人性色彩的症状,它是人类情感到极致,以至于接近,甚至超过极端的表现。
一个真正的痴人,在他痴的过程中,他的一切感官都会放大,听觉视觉,乃至味觉,都会无比敏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