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真实的宇宙开始变得不那么真实,它开始有了距离感。行星,恒星,星系,当这些具化,量化的词开始出现,并取代那些虚化的印象,它的距离似乎更远了。
掌控元素的精灵,吞噬星空的巨兽,开始一个又一个的消失,也许,他们本就不存在,又或者,他们是梦,仅存在想象。
但无论是这样,还是那样的宇宙,人类在其面前都会显得渺小,宇宙给人的感觉永远是神秘的,就像孩子永远不知道母亲的伟大。
[天地]
“持盘龙而裂玄黄,自混沌而演浊清,浊之为地,清为天,是以天地。”
小的时候,老师或是家长只要开始讲述中国神话,脑海里最先闪过的,一定是盘古,那个手持巨斧,开天辟地的汉子,仿佛他就是神话的源头,是一切的开始,其次才是女娲,夸父,后羿之类的人物。
对于神话的种种,仿佛就应该由他们构成,他们便是神话的主人。但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是神,才将天地赋予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更多的是人性。
根据自然科学的解释,天地的产生是以物质性为前提,同样的观点马哲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的确,这没有错。
但以物质为前提而产生的天地是死的,是无丝毫意义的存在。是在有生物产生于这方天地时,它才活了过来,开始有了生命的迹象,而在它彻底苏醒,从本能运作到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却是在人类产生之后。
这不是因为人类所创作的任何物,也不是因为他们所别于其它生物特有的智慧,而是因为他们与其它生物共有的,却又较之更为丰富的情感,正是因为有了人类情感,天地才拥有了情感。
盘古是因为孤独才开辟了天地,女娲是因为怜悯才修补了天之痕,夸父是因为执着才逐日而死。
在这过程中,他们所表现的,并不是所谓的,高高在上的神性,而是简单朴素的人类情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将美好与向往寄予他们。
由此可见,神性并非区别于人性,而是人性情感到极致的表现。如果你问我,这个世界上有神吗?我会告诉你,有,你的身旁,那个会哭会笑的就是。
人的情感最为重要,情感是一种智慧,而智慧却不是情感,比起人性的其它,情感是最不能被抹杀的,因为情感的抹杀,它所标志的,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