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体会到,为什么搞艺术都有献身一说了,当你特别投入于艺术时,真的就在不知不觉中不省人事了,这个原理和劳累过度是一样的,所以创作的时候一定不能让自己太安逸,最好是少穿点衣服,少吃点饭,要让饥寒去提醒你休息,不然很容易积累各种疾病。
回到标题内容,有心无心,这其实也就是对人心理的推演,无论猜测对象有心无心都是来源自身主观臆断,是我们通过对方的言行举止去判断对方的心里想法,这种行为虽说是不礼貌的,但只要是人恐怕就很难避免去这样做。
说到底还是为了能更好的与对方交往,为了不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多余的不愉快,我们会尽量去猜测对方的心思,去考虑对方的感受。
当然,这也不全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人是打着算计他人的想法去这样做的,比如古今的谋士,谋士取胜,必先攻心,为了胜利去猜测对方的心思,从而钻研出致胜策略,在这就不做过多解释。
回归正题,猜测一个人的心思,我们首先要认识这个人,如果认都不认识就去瞎猜,肯定是不怀好意,要不就是男女之间那点事,反正你肯定是要先认识他,才能根据你对他的认识去猜测他的心思。
就拿有心无心来说,如果是一个你不认识的人所做的举动,你肯定是不会去计较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因为没有这个必要,甚至你根本就不会去注意陌生人的动作。
然那人若是你所熟识之人,他所做的每一个举动你定会在意,且会去猜想他做这个举动时,是带着怎样的情绪?因为你认识他,你便会在意他的情绪波动,这是无法避免的,除非你这人比较没心没肺。
由此可见,你必须先认识他,对他有一定的了解,你才能去判断他的举动到底意味着什么。
但这种因相识产生的把握也不全都如意,往往有的时候,可能就是你最熟悉的人,他无意间的举动,被你认为是有心之举,又或是一个陌生人的故意而为,被你当做了无意之举。这其中的变化,是很复杂的,人心的千变万化谁又说的定。
或许你会说,有心无心有那么重要吗?不管有心无心都是已经做了的,既然是已经做了的,我们为何不能坦然接受?
不重要?不,当然重要。坦然接受?如何坦然?不是人人都心如止水,且这种因有心无心而产生的落差又怎是心境能抵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