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要留字。
诗曰:
『渔樵晚』
世间凄苦,
无非少年迟暮。
佛说:顿悟。
他却悟透,
执迷不悟。
既入佛,何曾背道而殊。
此生皈依,
定无红尘缕缕。
恨才情,仙人赠予。
有此格律,
了断章残句,应是能续。
可红烛燃尽,由谁续。
一生缘,两面镜。
难照相聚,
易照离去。
赋至沧桑,诗书最是生疏。
情至深处,故人理因陌路。
渔樵晚,
痴情又吟薄情曲。
生死又何妨,
那便这雨,
也不肯,
再相遇。
译文:
这世间的凄苦啊,又有什么比得上少年迟暮。
佛家讲究的顿悟,他也领悟了,可悟透的却是,执迷不悟。
既然入了佛道,又何来脱离一说。
这一生皈依佛门,
定然了却红尘事。
恨自己这仙人赠的才情。
有了律书,即便是断了的篇章,残缺的句子,应该都能续好。
可是红烛燃尽了,又怎么续?
一生的缘分,就好像两面都能照见的镜子。
照人相聚难,照人离去易。
诗歌写就了沧桑,却显得生疏。
用情至深,相识的人却成了陌生人。
夜晚的渔樵处,
痴情人又在吟唱薄情的曲子。
生死又能怎样,
就算是雨,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