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红玉,是桓蝶衣在玄甲卫中最要好的姐妹,也是她的副手。桓蝶衣此次瞒着李世勣偷偷出来,不算正式执行任务,所以没敢叫上红玉,不料红玉次日便赶到蓝田找到了她。桓蝶衣诧异,问她怎么来了。红玉悄悄告诉她是李大将军命她来的,以便桓蝶衣有个照应。桓蝶衣大为感动,心想无论如何舅父还是最疼自己的。
二人匆匆下马,大步跨进县廨大门。当地县令赶紧迎了出来,一看桓蝶衣脸色,就知道今天跟往常一样,又扑空了。
自从贴出海捕文书,蓝田县每天都能接到三五个线报,且都言之凿凿,不料桓蝶衣、罗彪等人率玄甲卫频频出动,到头来都被证明是假消息,害得玄甲卫诸人天天疲于奔命却又徒劳无功。
“崔明府,你的线报到底有没有准谱,三番五次让我扑空!”桓蝶衣一边大步往里走着,一边埋怨道。
唐代一般称县令为明府。崔县令在一旁紧跟,满脸赔笑:“真是对不住桓队正了,本县也不想让您白跑啊。都怪那五百金的赏格太诱人,惹得一帮刁民扶风捉影、竞相告密,回头我一定抓几个重重惩办!”
“赏格是圣上定的,你自己消息不确就怪圣上,这合适吗?”桓蝶衣斜了他一眼,脚步不停。
崔县令一惊,慌忙道:“不不不,本县哪敢呢?我就这么顺嘴一说,完全是无心的……”
“看来你们县的人都喜欢顺嘴一说,那帮刁民都是跟您崔明府学的吧?”
崔县令大窘,正想再说几句奉承话,桓蝶衣已经大步走进了正堂后面的一座小院落,红玉伸手一拦:“崔明府请留步,我们队正要宽衣歇息了。”
“是是是,桓队正辛苦,是该歇歇了。”崔县令赔笑道,“本县马上命人备膳……”
红玉不理他,一转身,啪的一声关上院门。
崔县令碰了一鼻子灰,忍不住小声嘟囔:“牛皮哄哄的,不就仗着有个当大将军的舅父吗?嘁!”
院门突然又拉开了,红玉直直盯着他:“崔明府还有什么吩咐?”
崔县令干笑了几声,连忙拱拱手,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
桓蝶衣走进屋里,把头盔和佩刀随手扔在案上,然后也把自己重重扔在了床榻上,双目无神地盯着房梁发呆。红玉倒了一杯水,走到床边:“蝶衣姐,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