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有人将自己的书送过来。
这一点也在周敏的预料之中,俗话说,上行下效,这图书馆本来就是几位先生捐书办起来的,学子们心中自然感念。发现有捐书处之后,不管是真的想支持这件事,还是做给某些人看,总归会有人来捐书。
有些送来的就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有些却是比较珍惜的书籍,总之周敏来者不拒,登记之后便收下了。
几天之后,藏书整理完毕,小卡片一样的借书证也发放得差不多了,图书馆便正式对外开放。
进入图书馆的士子,第一时间注意到的就是一排排的简易桌椅,一张桌子配两条长凳,排得密密麻麻。书则是放在专门的房间里,进去挑选完之后,要在门口登记,才能够把书带出来,离开之前,又要先将书还回去,不能带走。如果中间书有什么损伤,那就需要赔偿。
这些都是图书馆守则上面写着的,就挂在墙上,抬头就能看见。
除此之外,还有人注意到,图书馆大门入口处有个小房间,里面放着一堆堆的笔墨纸砚。房间旁边也贴了一张纸,写明这个房间的作用。
士子们可以凭卡在这里领取笔墨纸砚,然后在图书馆里抄书。抄完的书如果要带走,只要付了笔墨纸砚的本钱就可以。如果上交,则可以获得一笔报酬。
对贫寒士子而言,这就是一条生财之道。一边读书一边赚钱,这种好事岂能错过?
而如果手头宽裕的士子想要这里的书,不愿意自己抄,则可以出钱在这里买书,价钱也十分公道。总之,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第75章 宣公子
自从温泉山房开张之后, 在清平镇与万山村之间往来的, 已经不再只有齐唐两家的船只。不少看见了商机的船家, 都聚了过来,使得这一段河面热闹非凡。
对周敏等人而言,这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好处在于人气兴旺, 生意自然也好做。不说别的,自从这些士子们聚集到这里之后,每天所消耗的粮食数量就足够让两个村子富裕起来。更不提他们来到这里之后, 不免要制备几身新衣裳, 所以齐家山今年的纻丝布都已经卖完了。邱家还运了一批布过来,才算是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但坏处在于往来的人太多, 他们又没有检查的权利,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