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能搭上盛国公府的关系, 虽然只是岳母在盛国公府做个中等管家媳妇, 那也不是等闲了——他自己应该有些能力的, 毕竟只是靠着岳母可不牢靠!再加上那层关系, 不说泼天的富贵, 至少安安稳稳殷殷实实是能做到的。而这样的人,又不是出海之风盛行的广东、福建出身,实在是少有到海外地方找机遇的。
孙老爷听到祯娘开头口气淡淡的, 心里还忐忑,怕是祯娘不咸不淡没得意思, 等到后面的问句才放下心来。只因祯娘虽是问句,却是带着赞赏的口吻。他想这也不奇怪,谁不知道这位新近崛起的周夫人最是求新求变,对于有进取想开拓的人事,自然是抱着认可的。
心下大定,孙老爷便顺着这个思路说话,端端正正道:“孙某正是金陵人,只是祖籍却在徽州罢了。至于说我来吕宋,说实在的,一开始孙某浑家,并家中亲族、朋友也多有不解。我自家虽说不得富贵,但在金陵也是殷实人家,有一两分家资,做着一点子小生意,也能度日。”
说到这里孙老爷朝祯娘拱拱手,才笑着道:“和姨母家自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除我之外旁的亲朋没有不满意的。于是见我不肯舒舒服服在金陵度日,非要倾尽家财来海外冒风险,都是尽力阻止。”
说到这里,虽然是为了顺着祯娘的喜好说话,却也是他的心里话,便情绪高涨道:“只是这是什么世道?咱们做商人的命好,竟生在了这古今未有之世!当今有的是机遇,只要你是真的心有不甘,打算奋发图强。既然是如此,孙某实在不能放下志向只平淡度日了!因此变卖了家财,只因家里有妻小,留下了能傍身的,其余的都带了出来,现下打算在吕宋求些前程。”
这孙老爷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世上的买卖好多呢,各行各业都有机遇,为甚他偏偏走了如今这条路?首要的是海贸眼见得就是大风潮,虽说喊了好多年的全面开放海贸,不设限制给各家出口数量都没成,但每年下发的进出口额度却是在一直上升的。明眼人都知道,势已经成了,最后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既然海贸是大流,渐渐压倒了其他诸般生意。那么只要是个聪明人就应该知道要顺势而为,而不是‘迎难而上’。那可不是有勇气,而是傻了。而孙老爷在这上面一直不傻,是个聪明人来着。
不过海贸好是好,但海贸也有许多不同的呢!根据航线不同,分的出许多帮派来。譬如有专走南洋一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