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内侍又讲起一段旧事:杨戬当年也是八岁入宫,如你一般,也是从小黄门做起。十二岁那年,迩英阁缺了一个侍墨,选中了御药院一个能识文断字的小黄门。墨监那天去御药院领人时,那小黄门却被人毒死了。这场祸事无意间竟成全了杨戬。那墨监见那小黄门被毒死,只得叹气离开,出了御药院,忽听见旁边墙角树后有个孩童在诵念经书,走过去一瞧,是杨戬。杨戬幼年粗习了些文字,只背得出一部《孝经》。那墨监见他背诵得极流利,便选了他去做侍墨。在迩英阁侍墨,常能亲见皇帝,杨戬在那里沾了皇气,虽说之后也起落几番,却自此得了机运,一路升进。那老内侍讲罢,连声感叹:“节运节运,一节转一运,一运成一命。”
刘西原本已灰死了心,不知在这深宫大殿里还能望些什么。这时听了,心思不由得活动起来,偷偷想:若是能如杨戬那般尊贵一回,才算没白残了这身子。
只是,他却逢不着杨戬那般好节运。大宋初年宫中只有一二百内侍,到当今这官家,已陡增到几千。官阶升迁极难,像那老内侍,在宫里勤苦一生,仍只是个低等黄门。刘西这十八年用尽了气力,也才升了三阶,从最低贴祗候内品到第十阶祗候内品,再到第九阶祗候高班内品,被差往御厨,任了个管领菜蔬的小勾当差事。而这时,杨戬已位列三公,官封太傅。
直到前年,他才逢着一次节运。有一天,杨戬身边一个殿值官来到御厨,说太傅哮症发作,失了胃口,已经两顿未进食,唤御厨烹几样新鲜提兴的菜式。杨戬平素于饮食一向简淡,那几个御厨向来不知他喜好,商议半晌,都寻思不出。
刘西当时正在厨房中点检菜蔬,听见后,想起自己娘和杨戬是同乡,忙搓着手对那殿值官说:“太傅原籍拱州襄邑,办些家乡吃食,恐怕能动动兴?”
“哦?襄邑有何好吃食?”
“最有名两样是吊炉烧饼和襄邑抹猪。”
“嗯……这个料必不差,你们快些备办!”
那几个厨子却为难起来:“襄邑抹猪倒是好办,如今世人称道的东坡rou便是襄邑抹猪。那吊炉烧饼却没听过,不知如何烧法?”刘西忙说:“这个我会!”他自小看娘烤那吊炉烧饼,来了宫里后,想家念娘时,便和那老内侍一同烤制吊炉烧饼,试过几回后,已能和娘烤的大致一样。那殿值官忙叫他赶快烤。
刘西忙洗过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