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而勿期于得?
这仅是一种留后路的方式,然若此时一战败北,我们的退路又在哪里?
由于仓促应备,我们无法得到可靠的军报。知胜有五,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他们编排的过于精心,让对手无隙可乘……既然没有空子可钻,我们便只能先退再战。
毫无疑问,西面最有利的作战点就是凉州、余邪一带,以风雷、月冠等六座异峰突起又首位相应的山峦为阵,胡宜必须退到这种极西的地段占据有用据点,才得以大规模开战。
由于没有作战,胡宜一直在西下,楚军也没有要打的意思。久行军则力屈,吏怒兵倦……我不知道楚国是作何打算,大家已经僵持近一个月了。
然而,腊月三十,合家办年,在一片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中,一封八百里加急传到了姑苏……举国震惊。
战报上是这样说的,当胡宜大军抵达凉州之时,竟看到六川之颠插遍了楚旗……
凉州、余邪、裔州,三城兵变。军心大乱,胡宜当时就下令埋兵,可身后一直按兵不动的十五万楚军突然像发了狂的猛兽,连夜操兵带甲,与三城叛兵里应外合一举围歼,吴军被夹在中间连回旋余地都没有,两将阵亡。不仅是伤亡惨重,他们直到现在还被困在凉州以西,无法近国……
这就是对方的计划,从攻城开始大篇幅的掩人耳目,他们最终是为了把全军引到一个绝对精妙的经纬点上,以便掌控大局,以至于吴国的所有兵力都在他们的监控与计算当中。长计久施,这些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兵变……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正月初五,又传来一封军报以至于朝中大乱。是与凉州相邻的予州太守发来的……有上万骑兵踞于凉州城内。目的很明显,他们想用这只异军攻入吴国腹地,不知何时发兵。一旦事起,予州无法力敌,请求朝廷支援。
以兵禁兵,以异军破国,好犀利的作战方式。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纵深作战,他们经年累月的安排局势,早已万事具备,陈炀不过是一缕东风。
这仅仅是其一,更让我震惊的,是这只骑兵所打的旗号——“楚”,“宇文”。
我已经无法形容自己心中的复杂了。一开始,我怎么也不会认为这个宇文会是宇文子昊,可这么一支不可小觑的骑兵,除了他,楚国还能拿出什么像样的将领?……我拿着军报走进了伏霞宫,楚妃当时就手抖了,她说,“怪不得昭和下旨不让开棺敛殡。他果然还活着……绝对是他!楚国没有第二个宇文可以为将。”她神情恍惚的站在我面前,然后不知对着哪里狠狠地咒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