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生命寻找的事物,或许是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所以用世俗的常规来评判就只能两手空空。很多的时候,人又总是在某个契机的刹那间,才可以意识到很多的事。这么说有点残忍,事实却是:感性总是容易促使我们在人生的某个时候惊险一跃,而又往往没有人愿意探头看一眼,那优美得令人叹为观止的一跳,落脚的地方是不是一片沼泽?承认自己直觉能力和理性能力的限度,是保住自己的事业、财富甚至生命的前提。欢笑,纵情的燃烧,是生命的奢华,却肯定不是生命的常态。有句话说爱情,“你是我的罂粟,一辈子将我蛊惑至死”。我想,这许是大有道理的。陆小曼和徐志摩都是唯美主义者,两个太一样的人有了婚姻,其实是跟自己较劲,自己的缺陷,无法自己补偿,生活也就因此有了痛感。但是,谁又能说这种痛感没有意义呢?这也像蝉,美丽的日子只有几天,却能生生地将自己埋在地下四年!出生了,见了阳光,美丽的日子转瞬就消失了,却是拥有过深植入心的美丽,也由此而让人们侧目。
所以我们还是渴望爱,渴望被爱拥抱的感觉。需要这样的温暖来激励我们的人生。所以,伤痛过后我们总说,爱一个人太苦,我们不需要爱情,可一颗心依然在找寻。
而世事也无非是得到的倦怠,得不到的无奈。
后来我就看到了下面这段关于埙的文字: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秋天是金黄色的,是冷静的,是令人深思的。时光流逝,有一种淡淡的悲凄和感伤。
秋风扫落叶的现实,又使人平添几分愁绪。这就是埙的声音,这就是立秋之音。
中国古人吹埙,吹了几千年,其声浊而喧喧然,寄托了古代文人雅士面对时光长河流逝如斯的失落感,但时光仍在无情地推进;中国古人吹埙,吹了几千年,其声悲而幽幽然,融汇了古代墨客骚人们对封闭而沉重的中国历史无可奈何的叹息,但历史仍然在按既定的轨迹运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埙,不是一般用来把玩的乐器,埙是一件沉思的乐器,怀古的乐器,这就难怪它“质厚之德,圣人贵焉”了。圣人亦如此!
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陆小曼的时光流转已是过经千山万水。埙的声音流动,在我听来如缤纷蝶舞。我便想起佛说过的五百年才换来的一次回眸:你怎就不懂得珍惜呢?
哭 摩陆小曼 我深信世界上怕没有可以描写得出我现在心中如何悲痛的一支笔。不要说我自己这支轻易也不能动的一支。可是除此我更无可以泄我满怀伤怨的心的机会了,我希望摩的灵魂也来帮我一帮,苍天给我这一霹雳直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