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话没说,立即补发稿费,真实在。最近一次发生在去年,我一个短稿《笑纳恐龙之玉照》被北京的《青年时讯》采用,几日后我在网上发现《中国网友报》也刊登了。去E…mail问,编辑郭祈非常热情,说是在“中青在线”下载的,立即给我补寄稿费,并邀我直接给她赐稿(赐字用得我心里多舒坦)。遇到这种爽歪型的报纸和编辑,真是人生一大幸事,不认识几个你算白码字了。
说到底,我只是一个写手,不是著名作家,所以遭遇前三种情况在所难免,WHO知道你是WHO啊!由此我咬牙暗下决心:朝作家方向努力奋斗吧!我KAO!!!
四、“砖”的性情
“碎”砖:感谢一下编辑何妨?
砖中“睛点”
有人说编辑和撰稿人是鱼水关系,我看似乎有点太理想化了。实际情况编辑是雇主,你是路过的散工,供求关系严重失衡。除非你纯粹是写着玩的,即使不写也是社会主义小康。
——在西祠胡同“撰稿人之家”的一次发言。
(发帖于西祠胡同“撰稿人之家”,起因是某网友对很扎眼的“衷心感谢编辑”现象的置疑,从而引发一场对这种“感谢”是否居心叵测的大辩论,参加者各抒己见,板砖和口水横飞,砸死或淹死作家、撰稿人、编辑无数。)有人反对在撰版“肉麻”地感谢编辑,认为那是失了骨节的事情,本人为那些作者讨个说法。
首先这和单位里的领导给你开工资是两码事,单位上基本是固定收入,你必须干,干了就有,但你干了,他给别人开不给你开,你不跟他急你就是孙子。如果他可以开除A,可以开除B,单单留下你,你不感谢他你也是孙子。这不是献媚,是最基本的礼尚往来。比如编辑来此征稿,收到100篇,只能用一篇,是你的,你以为你就文才飞扬了?不是,是正好对了那家报纸编辑的胃口,所以他给你银子,你就要感谢一下。
有人说编辑和撰稿人是鱼水关系,我看似乎有点太理想化了。实际情况编辑是雇主,你是路过的散工,供求关系严重失衡。除非你纯粹是写着玩的,即使不写也是社会主义小康。而来这个版的人大多数是挤破脑袋找饭钱的,说的难听,但情况确实如此,所以一个小小的回复都能让人激动,因为实际情况是很多编辑不回复,让你干等。如果你纯粹想在文学领域攀登高峰,高昂你的头颅,这种地方多得是。
有人提出在E…mail里、在电话里感谢,悄悄地干活就行了,不必在这里大张旗鼓。错!而且错得离谱!来这个BBS的人什么类型的都有,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