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的特点,和现在区别很大,就是几乎从来不谈女人,即使谈到一点点也仅限于书信。如在林越上大学时,有一回陈志远寄给他一些黑白照片,那是前不久在一次中学同学聚会(迄今仅有的一次)上陈志远拍的,其中有一张拍的是他们那个小组。林越看后回信说,以前在学校时,对女同学视若无睹,现在仔细看一下照片,发现有几个女同学可以打九十分,如某某,难道是你拍得特别好吗?林越下次收到陈志远的信时,发现里面有一张放大的黑白照,就是上次他在信里提到的那张,陈志远在附信中说(可以想见他脸上挂着微笑),因为你给这张照片(其实是给某某)打了九十分,我把它放大了,送给你作个纪念。
这种情况,既和当时的两性观念、爱情观念有关,又和他们在学生时代和女生界限分明、互不交往有关。在那张照片拍摄的同学聚会上,男生和女生第一次大大方方地坐在一起,相互关注,说出了他们同班以来的第一句话,而这时距离他们中学毕业已有六年,有几个女生已经结婚。
另一常见的交友方式就是通信。林越中学毕业后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写信,特别是在上大学时。那时林越心里经常充满一些豪迈之情和怅惘之感,如他不时会在一人独处时突然从心里迸发出一阵无端的感叹:“啊……”无怪乎林越在大学里曾在日记本上写过诗。林越不具备虚构的文学才华,要不他也许还会写小说。他的表达似乎总是需要有一定的对象,因此他当时特别热衷于写信这种方式。一个时期林越信写得非常多,甚至还会给偶然碰见的、相交不深的人写信。林越在乡下插队时,有一次在去公社开会的路上碰见中学时一个女同学。那个女同学也去开会,他们相互点了点头,然后一块儿走,路上说了一会儿话,关于在乡下的一些事。到了公社他们就分开了。那位女同学和林越不是一班的,以前林越对她也没什么印象,后来也从未去找过她,但在那天晚上林越却给她写了一封五页信纸的长信,在信中和她滔滔不绝地谈论在乡下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同学之间的友谊。那位女同学的回信比较简短,她在信中说:“关于你在信中所谈的,我平时也有所思,但没有你想得这么深刻,也不能像你这样流畅地表达。”
林越曾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自己一个人去外地旅游。他在从杭州去无锡的船上,结识了两个安徽合肥的游客,有过一段交谈,第二天船到无锡,就各奔东西了。那两个游客比林越大好几岁,是合肥一家大厂的工人,不过那时的工人中藏龙卧虎的很多,不可小觑。到开学后,林越忽然给其中一位写了一封厚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