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的收成,全家八口人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过日子,一家人的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十分清苦。
李卫佳从小生性内向,木讷少言,好静不好动。尤其在生人面前,显得拘谨,不太爱说话。只是有一样,好学上进,博闻强记,过目不忘,上学期间,搜搜腾腾从周围村子里,借得不少古书新书来看。那古书中,四部古典名著,不但看过,而且烂熟于心,名著之外,一些二三流的书籍,《七侠五义》,《七侠十三传》,《五女兴唐传》、《济公传》、《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等,也都能讲出一个大概。他还央求父亲从县城图书馆给他借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红旗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静静的顿河》等中苏现代小说,没有事的时候,独自一个人便捧着这些书整夜整夜的看。
那时侯的农村,文化生活单调,村上的人们,夜间闲来无事,常听村东头的一个瞎子讲故事。那瞎子是李卫佳的一个远房三爷,大字不识一个,只是年轻时走南闯北,凭着一副好记性,从说书人那里,窃的一些东西,再依样画葫芦,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核桃枣儿一古脑倒给乡亲们而已。小时侯,李卫佳便常是这瞎子的听客,看了古书,才知道这些英雄美人,演义传说,古书中都有。乡下人听故事,一为听,二为聚在一起,凑热闹,所以李卫佳闲暇无事的时候,也依旧常去那里,而且从不显山露水。只是有一次,瞎子讲到要紧处,大约是薛仁贵兵困锁阳城,二路元帅薛丁山赶去解围,一路上接连接收樊梨花、苏金定、窦仙童三个奇女子做老婆的故事,其间一个启承转换的要紧关节,突然讲不上来,正要发挥想象,瞎编,李卫佳在旁边,情不自禁,提示了一句。瞎子听了,知道这小子肚子里有货,只是碍着人家,不露声色。场合散了以后,瞎子赶到李家,登门讨教,不耻下问。害得李卫佳一张小白脸涨得通红,东推西推,不肯指点。后来见瞎子确是一片诚意,只好敷衍一番。从此瞎子说故事,有了疑难处,便来讨教,技艺自然提高不少。村上人知道了其中原委,想不到他们的无所不知的瞎子,竟然投师到小小李家小子的门下,从此对这小子,便是刮目相看了。
书中的世界很精彩,书中的世界给了他极大的诱惑。他向往书中的世界,向往书中描写的生活。看到农村生活的艰辛,激发着李卫佳的热情和期望。朦朦胧胧,他暗自立志,要发奋读书,一定要走出山村,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就要上高一了,父亲托关系将李卫佳从乡下中学转到县城高山一中上学。李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