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油腻谄媚,整幅画层次丰富,色彩磅礴,雍容典雅。
这幅画的特色在于,它宗法宋代青绿山水,又创新地运用了西洋画中的高光、透视。算下来还是《千里江山图》的徒徒徒徒徒……孙呢。
“雍正爷的审美真不是盖的。”佟彤一边画,一边暗自想。
宫廷画作保存情况良好,需要补色的地方不多。但文保组讲究慢工出细活,她忙活了两个小时,也只完成了一寸见方的面积。
规则千万条,耐心第一条,修复不规范,文物两行泪。
旁边另一张桌子边坐着她师姐,泥塑木雕似的一动不动,也已经坐了一个多小时。
她觉得手腕有点酸了,一点不委屈自己,放下笔,起身接杯水。
顺便朝玻璃外面的游客挥挥手。
实验室的一整面墙都替换成了玻璃。游客们可以看到文物修复师的作业过程,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也具有极大的教育科普意义;
但是为了避免干扰工作人员的注意力,玻璃是单向的。佟彤抬头只能看到磨砂,并不能看到外面的游客。
否则,修复过程中猛一扭头,看到一排压扁的鼻子脑门,也够惊悚的。
佟彤觉得自己有点像动物园里的动物,一举一动都被人围观。一开始有点不适应,但几天过后就习惯了。看到游客们在留言板上写的那些羡慕崇拜自己的句子,还有点当明星的感觉。
微博上更是疯狂涨粉啦,有人特意为了看她去故宫打卡。
但她知道,自己“直播作业”还不仅是给游客看的。整个文华殿里的展品也都是她的观众。
展品几个月一轮换,无数馆藏的书画们都可以目睹她的修复过程,看她怎么给它们的同伴做大保健。
过去的文物修复工作纯由人类们决定,当然不用考虑文物的想法。而现在呢,文物工作者们开始把文物当做一个有机的整体去运作。尤其是佟彤和文物们直接打过交道,积攒了不少第一手意见建议,确保文物们的“大保健”全都是五星好评。
很多古旧的文物们少见天日,并不认识实验室里那些先进的设备。被送进扫描仪的时候鬼哭狼嚎(当然人类听不见),如同上了刑场,回去之后也描述不清,给同伴文物们造成极大的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