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军火,发展军事,关外大学也笼络到了不少学者过去任教,可见胡家野心不小。广州政府屈居一隅,地方虽小,倒还稳定。不论胡家还是北洋,在政治策略的宣传上都不如孙先生的三民主义更得人心。你身体如何,如果孙先生过来,我会有见面的机会。要是你身体可以,同我一道过去。”
褚韶华精神熠熠,“都快三个月了,昨天温大夫说安胎药不用再吃。先前我去督军府都没事,如果孙先生夫妇过来,你告诉我,咱们一起去。”
第264章 宴会
褚韶华有着坚强弱的身体与性情,在她胎位稳定后,她重新继续平日的生活与工作,只是早上不再跑步,其他与以往并无二致。当然,营养上她会更加注意,褚韶华以往很少吃补品,如今则在温大夫的建议下,每天早上一盅燕窝。
难得燕窝是温补之物,干脆多买些,每个人都吃一盅。
闻太太主要担心褚韶华的身体,毕竟儿子这把年纪还没有儿子,褚韶华这胎又很像个男孩儿,先期还有先兆性流产,在闻太太看来,就应该卧床休息直到孩子平安出生才好。
只是,褚韶华自身的工作与闻知秋的工作都要求褚韶华不能做一个安心在家养胎的孕妇。褚韶华自己也不是吃了就睡能在家里闷上八个月等孩子出生的性格。在最初的嗜吃嗜睡后,褚韶华的作息渐渐恢复正常,她身体里的那个小生命不再那样急迫的需要母体提供营养而变得安稳,褚韶华的害喜症状也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她先前是闻不得鱼腥味儿,有一天见到餐桌上的凉笋,突然就想吃春天的小河虾了。
在坊间有“大炮”之名的孙先生来到上海后只是在小范围内引起了一些讨论,报纸上也有报道,但仅止于此,没有大肆的舆论出来。毕竟,现在的上海属北洋政府的管辖之内。
孙先生也只是广州政府的精神领袖,这位先生或者是一位理想家、实干家、政治家,但他并没有手握广州军权。
不过,他也绝不是全然的文人。如今的孙先生已经两鬓微霜,斯文儒雅,听说这位先生年轻时数次起义,当然,这种行为,在前清时,叫造反。举国通辑,国外避难,风波无数。前清皇帝逊位之后,进入民国的年代,这些先前的造反家,一举成为了革命家。
褚韶华并不喜欢孙先生在感情上的作为,包括他与现在孙夫人的爱情故事。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