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就意味着要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不能够把小时候的梦想全都实现。
及时调整心态还是必要的。
老父亲在这方面颇有经验,而且在儿子身上也特别的有耐心,如果他没有做官,只是一个清闲的读书人,可能这会儿应该陪在儿子身边,陪着儿子一块来调整心态。
很快需要调整心态的就是他了。
新的一年,连正月都未出呢,儿子的信和大伯的信是同时被送过来的,除了给他的,还有给魏达和魏鹏的。
大伯母走了,一入秋,人就病了,一开始没怎么当回事儿,也请了大夫,开了药,等到入冬之后,人就起不了床了,再后来……人就去了。
大伯母的年纪已经不清了,连曾孙子都有了,能看到四世同堂的人,在这个年代都算得上是活够本儿了的。
可即便是这样,亲人们也是舍不得的。
魏时从茫然到震惊再到悲痛,依着大伯母的年纪,这算不上是什么意外,可在此前的来信当中,无论是儿子的信,还是大伯的信,谁都没有提及过大伯母的病。
是以,他压根就不知道大伯母病了,故去的消息更是来得猝不及防。
在没有人的书房,魏时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滴在信上,之后又很快用手抹去。
这事儿一出,魏鹏肯定是要回去奔丧的,不能在平江府接着往下待了,得赶紧安排人把孩子护送过去。
两地相隔实在太远了,大伯母是在十月份去世的,可这信送到平江府来都已经是正月的事情了,魏鹏赶回去也得花上两三个月的功夫。
祖母去世,孙子是要守孝一年的,可下一届的乡试就在今年的九月份,本来是打算好了的,等到了春末,再让魏鹏和魏达一块回去,赶的就是下一届的乡试。
可时间就是这么的不凑巧,大伯母去世,他们这些至亲之人都伤心,可作为大伯母嫡亲的孙子,魏鹏耽误了这一年的乡试,就相当于要再多等上三年。
魏鹏的年纪可以不小了,已经参加过一届乡试的人了,今年都已经二十四岁了,三年后可都二十七了。
魏鹏需要守孝一年,堂兄可是要守孝三年的,好不容易做到了正七品,如今也是一地的父母官了,而且跟父亲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