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上说明,用一套事先预备好的说辞,救她们于水火。
恩威并施,他要获得杜蘅。
就像他要摆脱生母,摆脱穷困,靠近父亲,靠近光明一样坚定。
那个“杜”字已经飞出华红霞的嘴巴,眼看那一串忘记敌我分野的话呼之欲出。
“红霞,你只穿了一只鞋。”
杜蘅很少见地在公众面前大声说话了。
先前有人甚至谣传她是哑巴。
她请华红霞回屋,把鞋穿上,套用了一句语录上的话,表明自己相信大队长所说的,不会污蔑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恶人。
她的配合,让局面一下松缓。
有的人,是可以把话说出如沐春风,镇定人心的功效。
梁唯诚怔了一刻,痛觉开始恢复。
一起恢复的还有后悔。
然而不等他后悔个彻底,短短几个小时之后,擂门声再度在知青大院里响起。这回来的是男干部,敲的是梁唯诚的房门。
他们带走了他。
众目睽睽之下,很不客气。
更不客气的还在后头。
他枯坐到夜色降临,一束手电拧出的毒猛白光遽然打在眼珠上,接着干部们洪水似的涌进来,把他围了起来。其中一个天津人用不普通的普通话气恨地朗读起一篇文章。
《说解皇帝朱元璋》。
作者,梁航。
1960年3月刊登于杂志《独立评论》。
“梁唯诚,老实交代,你父亲梁航写这篇文章想影射谁?”
天津人鼓着眼珠,把一本语录推到他面前。
明史专家梁航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主写朱元璋与胡惟庸,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结局惨烈。梁航梁教授那时整六十岁,在学界颇有威望,他甚至开创了一个顶时兴的学派——影射史学。
明代如汪洋大海,由他在里头桀骜不驯地捕捞。
捕胡惟庸、捕蓝玉、捕永乐皇帝、捕严嵩父子、捕胡宗宪、捕海瑞,做他的阶级文章。
十几年前,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