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年轻时的随伟在汽配城开着一家贸易公司,一米九十多的身高,驾一部吉普车,面孔白白净净,嘴巴又会说,很讨女人喜欢。随清三岁的时候,随伟与钱瑛离了婚,很快又另外成家。第二任的妻子是澳大利亚籍,随伟跟着人家移民过去,不久又生了一个孩子。传回来的照片尽是阳光沙滩,花园别墅,在亲戚朋友中很受羡慕。
钱瑛一直没能把这件事放下,一开始是较着劲比谁的日子过得更好。随伟移民之前,一直说准备把公司开到那边去大赚一笔,结果到澳洲之后反而没了动静,想来这异国他乡的要做生意并不容易。钱瑛为此很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但也只是高兴了一下子而已,凭她的学历和能力,在合资企业升到财务主管的位子也已经是到顶了。
于是,后来就较着劲比谁的孩子更好。澳洲那边也是个女孩,比随清小着四岁。绘画,芭蕾,钢琴,那边学了什么,随清便也要学什么,而且必须学得更多更深。一切都按照钱瑛的计划环环相扣地推进,绝无商量的余地。
这种事谁有心去比,谁就已经输了,随清很想这么对母亲说。而且,赢了又如何呢?远在悉尼的那家人也许根本就不关心她们过得怎么样。
但钱瑛却一直记着随伟离婚时的承诺——供给女儿所有的教育费用。于是,每隔一阵,随清便不得不打越洋电话去向父亲索要学费和各种课外班的支出,而她的父亲其实连她在读几年级都已经不记清了。去向这样一个人要钱,场面可想而知的惨烈。她自然是不愿意的,但母亲要她去,她还是去了,在电话里复述着每一句钱瑛要她说的话。
这个两口之家全凭钱瑛做主,她,是没有声音的。
起初,随清还以为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差不多是这样。直到读高中的时候,她到吴惟家里去玩,看见吴惟的房门上贴着“非请勿入”的字条。虽然那扇门后面只是一个八平米的小房间,在她眼中却简直像是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随清家里地方并不小,两室两厅,只她们母女两个住,但她跟母亲始终都是睡在同一个房间里。另一间做了书房,也是两张写字台拼在一起,她们对面对坐着,写字看书。无论做什么,她的一举一动都在钱瑛的注视之下。
就这样一直到她念高三,即将参加高考。那个时候,距离她画出那张名士公寓的平面图,已经差不多十年过去了。
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