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绍圣元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年近六旬的苏轼,这次还是有孕妇给苏轼出售!
说来也是奇葩,这苏轼年纪一大把了,无论是死妻,还是死妾,却都从不曾少过女人。他每换一个地方,都是先要买了妾或通床丫鬟再说其他的,至于他常说的生活贫苦什么的,都得统统排在买女人之后!
苏轼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河流,大量通河筑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
绍圣四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再遭罪孽,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在宋朝当时,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当然,后来苏轼离开儋州时又故伎重演了送孕妇是件!
王闰之离世三年后,王朝云也没有挺过苏轼的硬命,于去儋州途中殒命!虽然落了一个妾室名分,但也终究不过劳苦奔波死他乡的宿命!
苏轼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
在宋代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下来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
北归途中,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逝世,和我那一世一样死在盛夏遭驱拱的命运!
苏轼的死,我说不出什么感受,站在天下苍生角度,他也算是一介好官,也为民做了不少实事。
但他一生的滥情,视女人为衣物的作风很让我反感,王闰之好歹也牢了一个正房名义,在那时也算是有所值。而王朝云却是为他一生奔波也最多不过一房妾室而已,但穷苦人家的命运就是如此,她也勉强算是衣食知足,一生安康!只可惜了那世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