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吴总的关照。不过,我不能给您破这个例。情况再特殊也要遵守公司的制度。不论多么高明、有远见的决策,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作保证,没有坚决的执行和落实,那也等于零。”唐逸飞口中应着,随手把烟蒂熄在玻璃灰缸中,拿起笔俯在茶几上,不假思索,笔走龙蛇。少顷,放下手中的笔,挺直身,右手将卡片递给吴晓雯:“吴总请过目。”
吴晓雯微笑着接过,入眼处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字体:“年龄:四十;文化程度:初中。”
个人简历部分,吸引了她的注意。她反复考虑过要不要让唐逸飞填履历卡,因为她觉得对于刚刑满释放的人,填履历卡是很难的事,弄不好就成了往伤口上撒盐。如果唐逸飞不主动提出填卡,她不会勉强的。
“二十岁步入岐途,参与抢劫和摩托车盗窃。二十四岁陷身囹圄,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四十岁刑满释放,痛悟前非。”
这么直截了当,让吴晓雯暗暗心惊。打量了一眼正在喝茶的唐逸飞,她忽然感受到了他散发出来的那种“如凭高视远”的阳刚之气,心中不由一动。她觉得对这个刑满释放的人有了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定了定心神,她笑盈盈地开了口:“唐先生,一手好字啊,刚劲有力却不失飘逸潇洒。”
“吴总,让你见笑了。”
“唐先生的履历,坦荡磊落,足见唐先生为人的真诚。”
“吴总这么说,我忽然有了一种危机感。自由市场上,真正要买东西的人,可都是那些认真挑毛病的。”
“请唐先生不要误会,我只是就事论事。唐先生对哪方面的工作比较感兴趣?”
“兴趣倒谈不上,能力有限,恐怕一无是处,什么也干不好。吴总看着安排吧。”
“唐先生刚才对企业发展的见解,很有独到之处。唐先生能不能再详细的谈一谈?”
“吴总见笑了。江育公司能有这样的成就,足见吴总的高明。我一个初出社会的人,哪有资格谈论这么重要的问题?”
“唐先生,过分谦虚可跟您的风格不符啊。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所以对唐先生刚才的高论很有同感。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些成功的企业凭借的是技术引进,只要生产出商品来就不愁销路,那时候物质匮乏啊。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很多人凭借关系、权势,把国有资产流进了私有企业。他们的原始资本的积累,如其说是凭借经营管理能力,倒不如说是凭借他们的政治嗅觉。入世以来,像我们公司现在的情况,只能凭借自身的竞争力求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