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习惯过多地谈论自己的事情。厨房里响起锅碗碰撞的声音,我则关上卧室房门继续看电视。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汽车的喇叭声和人的喧闹声汇成一片从窗外传来,使得房屋显得更加冷清。我忽然有些后悔,觉得自己本应该去参加聚会而不是一个人守着这个孤零零的房子。但我没有跟班长他们联系。我不想自食前言。
晚饭后我离开家,独自一人在街上游荡。我东游西逛,不停地穿过最热闹的街区,只是为了让那些噪音填满自己的胸腔和耳朵。因为我现在心中失落得可怕。你能想象那种心情吗?那么悲伤,那么落寞,茫然若失,孤独无助,好像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了一样。
噢,请不要认为我在小题大做,那是因为你并不了解我。我的同学说我像一根硬木头般不懂喜怒哀乐,但那只不过是他们看到的表象而已。要知道有些人是深藏不露的。我并不是麻木不仁的人。但我确实很想当一个麻木不仁的人。要是我不像现在这样敏感,那将会免掉多少烦恼啊!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我经常盯着天花板发呆,这时心中的感觉就像潮涌一样涌上心头,让人无法安定却又无处发泄。“为什么要让我遭遇这一切?为什么偏偏是我?”我会问自己,眼里闪着点点泪光,像个迷路的孩子般无助。我不害怕跟别人说话,但是我也很少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我担心那些往事会让他们觉得不安,况且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也未必能理解这些。
我买了一本杂志,走进一家麦当劳坐下。人来人往驱逐了我的落寞。我一边翻看杂志一边胡思乱想,追溯着自己之前十八年的时光……
《一个人的往事》一(1)
我的父亲不和我住一起,从我记事起便一直如此。虽然不住在一起也很少见面,但他却时常成为我和母亲争吵的道具。每逢我和母亲吵架时,我总会以“我去找爸爸”相威胁,而母亲则会气呼呼的拍着桌子,说我们父子俩一模一样,都忘恩负义。说到激动处她还常常会带着哭腔,感叹起自己当年有眼无珠,竟然和父亲结了婚。婚后两人几乎一直没有停止过争吵,为此母亲不顾家人反对,又匆匆离了婚。这个故事每逢母亲无法说服我时就会被搬出来,作为终结我不肖言论的必杀武器真是屡试不爽。就像用阳光对付吸血鬼。开始有效是因为母亲哭泣的模样让我非常内疚,接着是因为我不想由于自己的固执再三挑起母亲的痛处;现在我一听到母亲提起这事便会主动提出和解,则是因为一听到这个祥林嫂般的故事我就头痛,于是索性主动让步以换取安宁。我意识到对于母亲而言,这点儿往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