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变质,成为她对付我的杀手锏。在我看来母亲的哭诉越来越像演员的表演,无关自己悲喜,只要到最后能说服观众就好。
12岁那年我面对自己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和所有同龄人一样,我必须参加升学考试。知道升学考试时什么样的学生最难熬吗?既不是差生也不是优等生,而是像我这样成绩不好不坏、又不乏一点小聪明的边缘人。虽然不是重点学校的内定人选,却也不是一点希望也没有。这便注定了我们不得不在希望和无望之间不停的摇摆。发榜对我们来说既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只要几分之差。
我小时候并不是个用功的学生。反正我的成绩一直稳稳居于中上水平,也就乐得得过且过。但是六年级开学时班主任把母亲召到学校,亲口对她说“只要许文飞努把力,就能进重点校。他就是太贪玩了。要是不这么贪玩,他早就进前五名了!”
班主任的话令母亲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热情,开始前所未有的关注起我的成绩和学习。以前每当我看到那些一天到晚在家庭、学校、补习班三者之间匆匆奔忙的同龄人时,心里总想着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该是多么枯燥、乏味和可怕。谁知现在该轮到我了!母亲花重金给我请了语文和数学两名家教,周六上午是数学,周日上午是语文。不去补习班是母亲的主意,她认为我自律性太差,没有人监督就会偷懒。把时间安排在上午也是母亲的主意,认为这样我就不会“浪费时间睡懒觉”了。这种连轴转式的安排让我非常疲惫,脑力过度消耗,对睡眠极为渴求。如果是在外面上补习班,我还能够钻空子趴在桌上休息片刻甚至偷偷翘课。可在家教和母亲的双重监督下这完全成了一种痴心妄想。我成了被软禁在舒适的个人房间里的囚徒,甚至连说句“我累了,想休息一会儿。”这类话都不能随便说,不然母亲就会认为我是找借口偷懒,即使我是真的这么想。母亲相信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她总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在辛苦一点儿,将来就好了。”老师的话让她对我充满了希望,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喜讯从我这里传来。“我可就你一个儿子。你是妈妈最大的希望,一定要好好努力。”这句话成了她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不过现在再也听不到了。
毕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时间一长我便发明出了一种可以像鱼一样睁着眼睡觉的方法:装作在思考题目的样子,但实际上却乘机打了个只有几秒钟的盹儿。当然那可不像晚上睡在床上那样安逸,你必须时刻留意,一有风吹草动就得马上清醒过来。别以为这是天方夜谭,我听说很多猎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