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傅搞不懂猴子需要吃多少,愤愤地盯菜一眼,又看一眼女生的盆子,一勺菜舀上来,女生嘻嘻哈哈地跑了,剩下的男生更倒霉,余额需从他们身上找齐。
写到这里的时候,倒是又想起一位老师,这是货真价实的老师,系里登记的,但我总想不起他的面容,只记得他在我或别的同学背后大叫道:“站住!”
哪里还敢站住,站住准要倒霉,逃走还有希望。一溜烟跑到宿舍后,换一件衣服穿上,防止老师凭背影认人,这是从电影里学来的。
我曾经看见一位老师怒火万丈喊在前飞奔的同学,认为就是他了,可是下午又看见两个,同样的声调,同样的姿势,同样的口气。我开始明白,其实,我们记忆一个人,是记他的特征,当这些人的特征“泯然众人”的时候,他已从我们记忆中抹去,或说,他们失去了自己。
活了很大,看了很多长辈在台上的训话,始终对他们很隔阂,后来也就清楚,为人之道,宁亏勿伪,最怕是小人充君子,泯然众人矣!宁可真小人,不要伪君子,大节能好则更妙,如果不能也不妨做个真小人。君子面孔千篇一律,伪起来像一个人,所以我把一个加强连的上台演讲的领导会认为是一个人,而把那些令我或悲或喜的小人记在心底,这大概就是缘由了。
臧平禄(1)
王一河是班里最早学习电脑的人,因为家境并不宽裕,他要设法自己挣足学费。他总是对画素描色彩的我们嗤之以鼻。
“那些有什么用?”王一河对加班加点补作业的我们说,“你们将来难道到街上给人画像去?”
“一河,做人不能忘本。你现在能上大学还不是靠的素描色彩。”夜晚补作业,手冷心凉,我们尤其看不惯他的张狂。
那时,王一河才刚刚开始学电脑。正好我们的班主任,臧平禄,也是半途出家,由染织改学电脑的,就经常对前去请教的王一河说:“没有什么技巧,不要相信什么技巧,那些技巧有什么用?我教你的那些基本知识就够用了,关键是基本功的掌握。”
王一河毕恭毕敬地听着,回来对我们学舌。我们笑话他舍近求远。王一河还是高兴地笑着说:“电脑的基本功和你们画的画是两码事,你们啊,彻底完了。”
那是一九九七年的冬天,阴沉而寒冷。电脑在我们的心目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前途也是。王一河过早地背负了家庭的负担,日夜奔波,逐渐和我们少了共同语言。有时我们对埋头吃饭的他说:“一河。”
“干吗?”
“你不是说电脑基本功是主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