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身体就有了一场大病,病中和病后,脾气都变得有些暴躁。父母和姐姐总是尽力照顾我的情绪,总不让它有一点点儿的波动。我在家庭的庇护下度过了高中,一切闲杂事务,父母都替我分担去了,我只是读书,后来虽考上了顺心的大学,语言和处世却都还是初中水平。母亲也不要求我的处世能力,有时还对我说:“谁说舒涵呆了?我看一点也不呆,比别人还聪明一大截子呢!”
说这话时我就静静地搬一个小板凳,坐在母亲身旁,看着妈妈逐渐增多的白发,心里总觉得愧疚。直到今日我也没有让自己学成左右逢源,四面圆滑的处世方法,但我总觉得,第一,父母想让我学的也并不是那种滑头,以及油里油气;第二,至于我的聪明与呆的问题,我并不比一般人聪明,但绝不比他们笨,我只是一个正常的人,我只要有信心,我就能强过他们去。而现在,父母就是我惟一的信心来源。
我的故事之学不成的样子(1)
父母给我收拾上学用的包裹时,我就在一边看着。母亲把一件东西包好,放进去,想了一想,又拿出来,再想想,把它折成竖条,又塞了进去,扭过头来,正看见在一旁发呆的我,便对我说:“舒涵。”
我说干吗。
妈妈说:“这次出去以后要多和别人主动说话,不要自我封闭。”顿了一顿,又说,“咱们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差。”
父亲放下手中的书,也对我说:“是,看你这个暑假,脑子并不慢。”
我笑着说:“上个学期是因为我自己太自卑,老觉得自己不行,所以才不行的。只要振作精神,注意身体,肯定能超过他们。”
父母又去整理我的包裹了。我在心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自己的将来实在没有什么把握。我从小就不活泼,虽然胖乎乎,却并不招人喜爱,说准确一点,应该是个木瓜小子,虽无木瓜的体形,却有木瓜的呆性,让人喜欢不起来。上小学的时候,记得有一次考试,是数学题,上面写着:
一只铅笔长5——A。厘米 ; B。英寸; C。毫米; D。米
我咬着铅笔想了半天,最后觉得铅笔如此陌生,也应该有个陌生的东西与之相配,看来看去只有英寸如此地让人不熟悉,就选它好了。我就在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B。
后来因为这是入学的第一次期末考试,自己不敢去拿试卷,父母就带着我们一起去。拿出试卷来的时候,正好碰着同班同学石平的父亲。石平的父亲和我的母亲在一个单位工作。石平老远就喊我:“舒涵,你考了多少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