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马工皱着眉头走了进来,从手里掏出一个信封——很鼓的样子。很为难地对我们说:“这样吧,我们研究了一下,也确实考虑到李国奎同志的家庭情况,啊,当然,你们也得考虑我们工地的实际困难。这个,我们决定拿出一万六千元钱,作为他的安葬费和两位家长来回的车费,怎么样?我真的是尽力了。”
“我们非常理解您,马工,我知道您挺不容易,很为难。但是您得将心比心呀,您看看两位老人,再到医院看看躺在太平间里的国奎,您再考虑考虑吧。”表哥没管使劲拉他后面衣服的我,仍然非常强硬的口气,正气凛然的样子。
“哎,我算遇到对手了。出门都不容易。这样吧,两万六,我再也加不了了。你们也别强求了,就是告到法院,请公安局来鉴定,也只能出这么多了。啊,关于这件事,我只能对家长说抱歉,谁希望会是这个结果呢。唉!”马工终于松口了,叹着气,摇摇头,又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沓钱来。
这时我才是真的佩服我表哥的勇气和眼光了,也轻轻地舒了口气。
“李伯,李叔,你们看呢?两万六,可能也就这样了。这点钱足够咱们安葬,还有一部分留着以后的日子用吧。事情既然这样了,现在得看您两位老人的意见。”表哥没有马上回答马工,而是走过去用青海话询问老奎父亲和二叔的意见。两位老人能说什么呢?
老奎赔偿的事情就这样在我的心惊肉跳中结束了。结果比我想象的好了一百倍,因为我觉得不可能从这些人手里拿出一分钱的。
另外一件事儿就是老奎寿衣的问题。按照家乡的买俗,亡人入葬时,衣服甚至棺材中不能带一丁点铁制品,就是钮扣、衣领等也不例外,这样的衣服非常难找。因为习俗中,老人死后从里到外要穿七件衣服,而年轻人要穿五件。这样的话,五件衣服都不带一星金属制品非常困难。
最后,经过大家协商,买了一套中山服,把上面的钮扣和风纪扣,以及裤子上的拉链等全部拆除掉后再穿到了老奎身上。
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顺利了。
在一阵哀乐声中,人高马大的老奎就变成了一堆骨灰,装在一个黑匣子中送到了我们手中。
在火葬厂门前的空地上,我们焚烧了一个花圈,团坐在一起,为老奎祈祷。愿他在天之灵安息。
一丝青烟在寒风中飘然而去。为老奎准备的一瓶二锅头在飘起的烟火中渗入了地中,留下一团湿乎乎的泥土。
第三十章 走吧,上路吧
第三十章走吧,上路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