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是自己去考试,这手掌心早已湿了。
赵希厚哪有心思听赵老太爷唠叨,他惦记着瑞雪,瞧爷爷这个劲头不等到开龙门式不会把他们放走的。还不晓得自己能不能见到她呢!
赵希厚伸长着脖子四处张望,赵老太爷看在了眼里,若是平日里,他早就发火了,只是今日是大日子,不好发火,轻轻地给了赵希厚一拐棍:“我方才说什么呢?!”
“爷爷,您都说了好几十遍,比太太还啰嗦。您不但要交代我们文章怎么写,每个主考大人的偏好是什么,就连吃东西穿衣裳都要管。”赵希厚半认真的抱怨着。
赵老太爷瞪着他:“我啰嗦?我啰嗦么?旁人就是想知道这些都没处找!考试除了真本事,这行文有时候还要迎合主考的意思,你到那些个考到半百人怎么一下子能进学中举人?那就是行文迎合了主考的意思!当年……”
赵希厚知道老太爷又要提他当年殿试,因为自己的字不让当今皇上满意,而痛失状元之事。他忙认错:“我知道错了,我知道错了!爷爷说的有道理,孙儿洗耳恭听。”
赵老太爷白了他两眼也不再说,再说下去,他就真的有些罗嗦了。
这个时候赵希厚瞧见站在茶楼下的瑞雪,冲她招招手就要跑过去,赵老太爷眯着眼瞧过去,只见一个姑娘走了过来,略微有些诧异,等走近了才发现是瑞雪。原来这小子的不耐烦是为了这个啊!
“老太爷”
赵老太爷许久没见到瑞雪,见她很知礼节的向自己问好,规矩做的很好,心里很高兴,笑眯眯地同她打招呼:“你还在京城啊!”
“是。”
“也是来送三孙的?”
瑞雪不禁红了脸,她点点头,将手中抱着的棉兜裹的砂锅递了过去:“我听说进考场没有热东西吃,给你还有邱公子,还有六少爷准备了这个。”
后面的丫鬟自然把手里的东西也送了过去。
赵老太爷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云南的过桥米线。锅里现在只有鸡汤,我出门的时候才从炉子上撤下。若是饿了,在这里的米线放下去就可以。米线是熟的。”
赵希远试试温度,觉得隔着棉布兜还是滚烫,笑道:“果然是好法子,至少今日不用吃冷食了。”他指着丫鬟从车上取下的食盒问道。
“这里面是状元豆。”
“状元豆?那是什么?”
赵希远是不知道这个,也只有赵希厚同邱端甫明白,他们笑着接了,道是赵老太爷见了微微感慨起来。
赵希厚开口道:“有了这个豆子,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