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如今已然战功赫赫,将来开疆辟土,荆州也好,益州也好,都更大有用武之处,李睦一句轻飘飘的同守吴地,言辞之间,毫不掩饰的亲近之意仿佛此事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一般。
程普到底是处事多年的老将,有些事纵然平日里不及思细,此时经李睦一点,反应极快。
江东之地原来或以资历为别分成老臣派和青壮派,或根据祖籍不同分作本土派与外来派,其中又更有文臣与武将不同的阵营,以及来自六郡的英杰各自为营,互相争取利益,还有几家相互联姻,可谓派系林立,盘根错节,关系极为复杂。
但如今江东的文臣武将,却基本只分作两派,不是偏向李睦,就是以周瑜为马首。由这两人之间的争斗权谋而明里暗里相争。但仔细回想起来,在这看似纷争不断的一年里,却并没太过分的实质性冲突。
再深想一想,李睦一直为孙绍打算,周瑜又与孙策相交莫逆,这两人所求,根本就是一致的!若他们其实根本就没有不和……或者说,若是这两人真有不和,江东英杰之间的争斗,又岂会像如今这般简单?
长长吐出一口气,看着李睦笑吟吟的面容,程普越想越吃惊,再想到自从寻阳的那一场闹剧之后,于公于私他一直就对周瑜强掌军权有所不满,甚至在周瑜与李睦公开不和之后很是在李睦面前表达过他锋芒太露的担忧。
思及于此,这员三世老将不觉心中惶惶生愧:“不想周公瑾如此心胸,是我错看他了。”
李睦知道他是豪迈忠义之人,更知道这位老将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现在虽然周瑜掌大半兵权,但他既然要冒险兵出许昌及邺城,再令程普误会下去,难免引起军中波澜,要他多耗心神。
更有一点,将来她留在吴郡,已经与周瑜定下姻约的太史慈家中幼妹自然也只能留在吴郡。有了这个借口,周瑜就大可以避权为由,一同留在吴郡。
天长时久,“孙权”无妻,却与周郎同进同出,就连留守江东,也是一同而行——这江东世族豪门林立,再有联姻的想法,怕都要事先好好打听一番,到底是该送女子给他,还是送个少年郎了。
想到待周瑜他日听到那般传言时的神色,李睦就不由忍俊不禁,几乎就要笑出来。
见程普抬眼,她赶紧收敛嘴角,长长一揖,低头掩住眉眼上的飞扬的笑意:“公瑾欲借孙曹联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