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拔如竹,发带帻巾,却也不知是风太大的关系,还是他一路策马跑得太急,一半的长发都披散开来,随风四散,身侧的马鬃也在风中飞扬,足边的披风袍角亦被风吹得翻卷起来,一人一马,风尘仆仆,但只闲闲站在那里,就自有一股说不出的挥扬潇洒之态,仿佛天上地下,都任他们去得。
李睦只一扫就收回目光,礼貌地微笑点头。而徐庶见了她,眼中却是毫不掩饰审视之意。
李睦只当他是名士投主,要看看清楚,也不怎么在意,从营中走出来,步履从容,大大方方地任他看。
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与人结交相识极讲究样貌气度,察举制下,更是如此。这一年多来,以孙权之名身居高位,她也算是被人看习惯了。
正所谓居移气、养移体,李睦在江东执掌政事,更几番领军出征,周瑜从不刻意限制。她原先还带着几分稚气的五官慢慢长开,轮廓分明的长眉明眸,虽然清致秀气,却自有一股威仪气象。再加上两世为人的灵魂在微微挑起的眉梢眼角染上一层超越年龄的沉浸气质,完全符合她年轻掌权,少年老成的形象。
徐庶的目光在李睦身上打量了一圈,眼中闪过的神色极为复杂,有惊讶,有赞许,却又有一丝黯然怔忡——于是李睦不由皱了皱眉,完全没看明白。
“久闻元直先生高才,今得幸一见,请入帐详谈。”经由这一年周瑜和太史慈,连同吴太夫人几方联手,李睦如今的礼数,总算是脱离了连平辈之礼和尊卑之礼都分不清楚的状态,见得了人了。
徐庶一愣:“公怎知徐某字元直?”
他出身寒门,早年行游侠之举杀人报仇,恐牵累家人而改名为庶。求学数载,他刻意低调,徐庶之名,除几个知交好友外,并不显扬,不想竟被李睦一口叫破。
李睦随意一笑:“公瑾素言先生为人侠义勇烈,尝有我兄之风。”
周瑜自是从没说过此言,但徐庶也不可能抓着他问不是?
这一招祸水东引,李睦用得炉火纯青。
事实上,徐庶若是以真名徐福来访,李睦一时半会倒还真想不起来他是谁。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先生既有关乎存亡之言,总不能站在营门外说罢。”李睦侧过身,伸手一引,再次请徐庶入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