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林说:“请廖先生放心!我会做到法律上无限可击,身份证,户口薄,亲属证明,再到公证处公证,等等,一条龙服务,这些都不用你劳神,而且保证没有后遗证,手术后,‘捐肾者’会就地蒸发,谁也找不着。等我找到合适的‘捐肾者’,我会领他来让你面试;如果说你满意,再到医院去检查、组织配型;如果能配上型,麻烦廖先生准备好病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病人的户口薄、家庭成员情况等等,我要用来制造‘捐肾者’的资料,可能廖先生也了解,现在只允许亲属之间进行活体捐肾。然后就是手术。手术前,需要付一半的钱,另一半,手术完后支付。钱你给我,再由我转交‘捐肾者’。另外,‘捐肾者’摘了一只肾后,需要住院一周左右,大概要用六、七千元,这些都需要你们支付……”
廖尔凡矜持地说:“没有问题。”
一桩交易很容易就达成协议。
看着黄大林远去的背影,廖尔凡大生感概,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如果不是亲自经历,谁还知道这世上还生存着这样的边缘人,有着这样的边缘职业。
听人说,作为掮客,有15%…20%的佣金,一年下来,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不过,显然,这些钱,作为中介人,不可能独吞,方面面的关系需要打点。
第24章
第24章
橡子制定了周密的采访计划。
器官移植领域毕竟还是一块敏感的灰色地带,多年来,消息封锁得铁桶似的,能够获得的消息都是一鳞半爪,道听途说、以诈传诈的。而且动不动就上升到国家机密、国家安全的高度,好像稍一染指,就威胁到国家存亡似的,是否又太夸张了?所以,橡子需要慎之又慎。
也难怪,它越来越成为美国人手里的一根不大不小的棒子,隔三岔五给你头上一棒。中国人也太在乎面子,家丑不外扬,历来是中国人的古训。
橡子的采访只能私下、秘密进行。简之云说得对,如果让报社知道她的采访计划,绝对会阻止她。
但是,她敏感地感觉到,目下的中国已经不是以往的中国了,“人权”已经写进宪法,国内关于器官移植的第一个地方法规也已经在深圳问世。器官移植领域必然会走向松动,最终越来越透明。
橡子决定重点放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器官来源上。如今的器官来源云遮雾罩,扑朔迷离,让人根本无法追踪。
橡子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步:追踪尸体器官。如今用于器官移植的器官95%来源于尸体,只要掌握这一部分,就清楚了器官来源的主体。第二步:追踪活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