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却是保养得那么好,看上去最多25岁的年纪。在这个满纸谎言的文章里还附有方若蝶的照片,她那张涂满了名牌颜料的脸上堆砌着她那千锤百炼的笑容,她就那么不害臊地用本来就只25岁的年轻演绎着所谓35岁的少嫩,真是美丽得让人惨不忍睹。当时我看着方若蝶的照片就觉得她红扑扑的脸笑得像只番茄——明明是蔬菜,还硬是要充做是什么水果!
方若蝶至今也没有结婚。她那个像电影明星一样著名的青年科学家男友也仍然单身。但我们不知道这两个人的孤单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关于方若蝶的绯闻男主角有很多,大约都是一些功成名就的人士,反正互相利用一下闲置资源也合情合理,我们对此不支持、也轮不到我们来反对。只是她的那些风花雪月偶尔也和我的历史故事打那么一点擦边球,就让我有那么点吞了个蚊子的感觉。不过她也没有明白地和我正面交锋,我就是觉着恶心也无法把呕吐物发射到她的脸上。人家方若蝶就那么骄傲地生活着,在北京置了宅子,买了车子,养了条名贵的狗,有事没事就大洋彼岸飞一趟,还只坐商务舱的。
前年“9·11”之后,方若蝶工作的那个国际连锁的奢侈品公司破产了,方若蝶失了业。我们的校友通讯录里一直保留着她以前的联系方式,大家不知道她现在确切是在哪里发财。但是,可以肯定,方若蝶不会让自己荒着的。她知道在25岁的时候就给人家讲她岁月沧桑的故事,让你惊讶于她在沧桑之外的艳丽。等她真快到35岁了,你可能听到的是她年轻时的版本了,没准走哪儿都装嫩,让你感叹她才是浓缩人生精华呢。她的工作状态和中文系无关,但是她的人生走笔,每一步都是大家之作。
方若蝶很“不幸”,她的很多个人奋斗故事都碰巧让我知道了——不是我着意要去打听的,是它们硬要往我的生活里乱撞乱闯,让她的活色生香搅得我心烦意乱。
——都是男人女人之间的那点破事惹的祸。
我自然会在后面的写作中让你看到她的“奋斗”和挣扎。
这次回国,我是很想见见方若蝶的。我知道我对她的很多偏见来源于小女人的私心,但谁叫她那么招眼呢?
凭心来说,方若蝶是我们那几届毕业生里为数不多可以被评价为“人物”的人物了。
我和方若蝶最大的共性就是我们选择了有挑战、有变数的生活,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我们也不想在现在就看到或者能够猜到自己的未来。
方若蝶上中文系,那是命。我们是1989年入学的。那一年,全国的名牌大学都大量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