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文科大学生的招收指标。所以那一年的录取分数线出奇的高。方若蝶是因为分数不够,被划拉到中文系里的,所以,她从上大学第一天起就立志要出国。我和她不同,我心甘情愿地报考了中文系,愿意笔耕几十年在身后换来一个文学家的谥号;还美滋滋地做梦,以为自己出了中文系就是当代女曹雪芹呢。我,真的是做梦都想不出自己出了国门还能够干什么。你说,我的英语还不及人家一个土产的叫花子说得利落呢,我上人家那里干什么混去?
《没人知道我爱你》一(3)
我呢,上学的时候好好学习,天天上当。我说的学习是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上当指的是上那些甜言蜜语的当。我记得大四的时候,那些保研的人过着猪一样好吃懒做的日子,找工作的人过着狗一样低三下四的日子,考研的人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而我呢,就过着一种没心没肺的日子。我对学校、对今后的工作单位都无所求。到毕业的时候,不小心还得了一个优秀毕业生的称号。有好几家单位看上了我那个优秀毕业生的衔头,要我。大概也是去干文秘一类的工作。他们要找一个踏实可靠的人。那我是可靠啊,不在外面惹是生非的,提前
进入末流作家的状态,没事情就窝在寝室里,看闲书,睡懒觉,天天晨昏颠倒的。一般来找我的人都知道,我不在寝室里,就一定在回寝室的路上。据说那些看上我的用人部门里,甚至还有总参情报局。当时系里的党副通知我去面试的时候把我吓了一大跳。我还能参军呀?还去情报部门?天!就凭我的近视眼?就凭我痴迷的文学理想?我深知我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办公室文员,即使表面上看着像。我当然不想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导致最后用人单位对我们母校一切毕业生的失望,以至毁了之后数届师弟师妹们的大好前程,所以,带着一世界人的不理解,我自己拿着我的派遣证在人才交流中心备个案,然后回了家。
——我在毕业的时候砸了铁饭碗。
1993年的大学毕业生,是最后一届由国家统招统分的,不说我母校那种名牌大学了,就连那些市属的大学毕业生当年都稳当当地有铁饭碗可以端着。所以,后来在给人介绍我的履历的时候,很多人都对我的文凭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哪有正正规规从W大毕业后却没有一个正经工作干的事情呢?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还没有普及到每一个无业游民身上吧?——可我就是这?